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天平杯征文

让世界充满爱------天平杯征文编者的话

  发布时间:2018-03-07 11:17:38




    2017 年 11 月,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成功创建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单位。创建之初,我们提出的工作目标和工作理念是:“双创统领、质效并重、站位大局、司法为民、公平正义”。全院干警按照工作目标和理念,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奋力拼搏,由实现目标不敢想,到敢想,到努力,到拼搏,到实现。这一过程凝聚了全院干警的心血和汗水。国家级文明单位成功创建使三门峡法院历史上第一次有了国家级的集体荣誉称号。质效并重的理念在实践中有了历史性突破,各项审判工作中的发还改判率优于全省平均线,历史上第一次位列全省先进梯队(全省法院审判质效综合排名第二),司法为民的终极追求和生命线得到了基本落实。其他各项工作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得到最高人民法院、省高级人民法院和市委的表彰鼓励和充分肯定。人民法院的公信力明显提升。

    这些成绩的取得,我认为有上级法院和党委的坚强领导,有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和帮助,有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有政协及其社会各界的帮助关心,有人民群众的关切和期盼,有院党组一班人和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除此之外,我还有一种强烈的感觉,应该还有一种力量或精神在支撑着我们,那是什么呢?终于,我从三门峡法院首届“天平杯”征文活动的作品中找到了答案,那就是信仰、忠诚、责任、担当、奉献、坚毅、智慧以及爱和善良,还有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我们的坚守所养成的集体人格和法官品格。

    什么是集体人格和法官品格?我们先要对文化进行定义。文化的定义目前有上几百种定义,我认为余秋雨先生对文化的定义最为贴切。文化,是一种包含精神价值和生活方式的生态共同体。它通过积累和引导,创建集体人格。文化是一种时间的积累,但也有责任通过引导而移风易俗。在这个动态过程中渐渐积淀成一种“集体人格”。当文化沉淀为集体人格,它也就凝聚成了民族的灵魂。在中国,自觉把文化看成是集体人格的是鲁迅,他把中国人的集体人格称为“国民性”。

    文化是个很抽象的概念,但我们通过在社会模式上建立“礼仪之道”,在人格模式上建立“君子之道”,在行为模式上建立“中庸之道”,使文化有了具体的载体。我们千百年来的文化才得以延续并发扬光大,才有“集体人格”或“国民”。而品格就是在文化的熏陶下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美德的养成,不断反省内心世界并与自己的缺点作斗争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的倾向、习惯和风格、人品。法官品格就是不断自觉强化坚持党的绝对领导,以人民为中心,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充分发挥审判职能,司法为民的理念中所形成的良好的职业操守。

    我第一次看征文作品是浏览,继而是逐篇看,然后是重点看,再然后我就是用心在阅读了。阅读中我每每扪卷沉思,感慨万千,浮想联翩。动情处眼泪欲零还住,常常不能自已。我为法院同志们的忠诚、担当、坚韧而自豪,我为法院同志们的责任、奉献而敬佩,我为法院同志们的信仰、爱和善良而欣慰,我为法院同志们的负重、艰辛和时而无奈而唏嘘。

    征文作品的作者有年长的离退休法官,有刚进入法院工作的年轻一辈。两级法院 1000 余人收稿 900 余篇,他们在征文“我最难忘的一件事”中讲述了“我们的故事”,这些故事由正义篇、成就篇、真情篇、心得篇、轶事篇等组成。 这些故事让我们看到了铁肩担道义中的“沐风栉雨”,感受到了法官“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温情。当我们在“意气风发,指点江山”中常常自问“办案为了谁”,然后找到“不忘初心、司法为民”的答案时已“朝如青丝暮成雪”。群众的支持是“一碗飘香的荷包蛋”,群众的关心是“一个打了十七年的电话”,群众的信任带给我“法槌下的荣光与力量”。一面“无字的锦旗”和一声“感谢法官”让大家数十年如一日默默坚守在审判事业而无怨无悔。风雨坎坷执行路,为了维护司法权威和诚信社会的回归,“智斗老赖”常常“较量”于无形中。法官生涯中第一天发生的小事至今记忆犹新,那次凝心聚力的集体成就始终难以忘怀。一次次艰难的送达见证了“草根”法官的成长,已届退休的老法官绝不容最后一次也许可以出的小小的差错。“我是法官妈妈”让人知道法官也有爱、也有情、也有家,也要为亲人“撑起一片蓝天”。“温情司法让法律不再冰冷”考量了“天理国法人情”。“当公正审判遭遇无理缠诉”感觉好累好无奈时,我们能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中找到自信。信访法官的“家访”体现了人间自有真情在,“窗边的小腊梅”经历了风霜雨雪已悄然成熟,将“情系百姓、心有担当”的精神代代“传承”。“逃兵的经历”“两口烧大肠”让我们在沉思中感悟人生,在微笑中回味绚丽多彩的记忆……

    “人禀七情,应物斯感,感物吟志,莫非自然。”两级法院的干警们是用真情实感写就了这一篇篇作品,写作中的思考使心灵得到了洗涤, 精神得到了升华,人生有了新的感悟,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而做出的努力和奋斗感到尊荣、自豪,且无怨无悔。

    是的,就是我们这样一个普通而又肩负使命的群体,用忠诚和坚守呵护法律的权威,用良知和正义计量公平的刻度,用生命和尊严传递人间的温度。 用一代又一代法院人的传承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用我们点点滴滴的汗水和热血,为共和国撑起了一片朗朗的法治蓝天。

    因为我们深知,我们所奋斗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衣食,而是为了荣誉、自由、幸福和公平正义,在人世间普及爱和善良。我们深信“我们人生的梯子没有搁错墙”。

    迈入新时代,司法改革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初步确立,法治中国迈入新时代,司法改革稳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已初步确立,法治中国建设的道路任重而道远,且崎岖坎坷,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维护法治权威,关系到每个人安居乐业的根本利益,需要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努力。使违法犯罪者接受正义的审判和法律的制裁,使蒙冤受害者能得到庇佑。我们肩负使命和责任,同时我们又充满自信,因为我们所办的每一件案件和付出的艰辛都是在为共和国的法治建设增砖添瓦,我们默默地付出都是在为社会诚信的重建、在为社会经济的有秩序发展、在为社会安全的稳定,在为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美满安居乐业,在为医治社会不良细胞而使之回归健康。没有惊天动地,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逃避怯懦,没有奢望要求,甚至没有关注理解,唯有心安理得,因为我们坚定地知道忠诚、担当、责任、奉献。 这就是法院人的“集体人格”和“法官品格”的体现。

    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首届“天平杯”征文活动已经结束,但是作品中所坦露的情感依然荡漾在我们的心田,它会融进我们的血脉中,激励我们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这种情感它会撒向社会、撒向人世间、撒向我们所面对的一切。让世界充满爱,愿天下无“官司”。

    在这里,衷心感谢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张立勇同志和市委书记刘南昌同志对三门峡法院征文活动所作的批示肯定,感谢孟国栋、纪雨童、石淑芳、陈新峡、晁耀先、秦保罗六位知名作家对我们征文活动的指导帮助,致敬全市两级法院干警的积极参与,也对组织征文活动的两级法院组委会的同志们道一声“辛苦”。

    让我们共勉:致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营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院文化,会生活能工作。 坚定“四个自信”,勇于制度创新、文化创新。

                                              

                                                    

责任编辑:xcc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59387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