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1日以来,全市法院统一安排、重拳出击,利用节假日集中开展突击行动,一大批“老赖”被曝光、罚款、拘留或移送公安追究拒执罪,“秋季执行风暴”专项行动战果不断巩固,影响不断扩大,取得良好成效,10天时间共执结普通执行案件49件,移送公安机关16案18人,公安立案4案3人,拒执罪刑事自诉立案4案4人,和解履行1案1人,司法拘留55人,通过多种途径曝光"老赖"533人。
一、创新形式,曝光老赖全覆盖。行动中,两级法院不断创新形式、拓展渠道,扩大曝光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的范围,提高社会影响力。市中院在全市范围内印发1000份《关于开展秋季执行风暴的公告》、《关于限制被执行人高消费的公告》,汇总全市法院失信被执行人信息,制成大头贴在市区和各县市区主要街道、人群密集地方、被执行人工作及住所地进行张贴,定期向市银监局推送,充分利用银行业网站、微信、各银行网点显示屏等平台滚动播出,同时,利用电视台插播公告、报纸专版、居民小区电梯广告等形式进行不间断播出;渑池、义马、灵宝将320名“老赖”晾晒在广场大屏幕、路边广告牌;陕州区法院开辟微信曝光台,将69名“老赖”在朋友圈推送;灵宝法院大胆创新,发布被执行人悬赏广告,对80名下落不明、逃避执行的被执行人进行“通缉”,影响大,效果好。
二、把握执行战机,突击行动成效显著。为抓住外出务工人员秋收和中秋探亲返乡的有利执行时机,两级法院执行干警放弃周末和中秋休息时间,开展凌晨、夜间和中秋突击行动,集中采取执行措施、抓捕拒执老赖。9月11日、13日,卢氏法院连续组织凌晨行动,执行干警全部下乡,在该县杜关、东明、五里川、官道口、沙河等乡镇,分片承包、集中行动,成功执结一批案件。9月11日以来,卢氏法院共拘留18人,扣押车辆2台,挖掘机1台,查封房产2处,执行到位标的200余万元。9月15日至17日,灵宝法院组织中秋突击行动,专门安排干警到返乡被执行人住所地蹲点守候、集中传唤、采取司法拘留等措施,9月11日至20日,灵宝法院共执结案件15件,拘留2案2人。9月16日,渑池法院利用中秋假期对辖区内长期躲避在外、拒不执行的“老赖”展开全面搜寻。行动中,执行干警将一案的被执行人赵某某堵在办公室,执行局长毛智伟亲自向其展开政策攻势,对其进行说服教育,迫于压力,当事双方最终达成和解协议,案件得以成功执结。渑池法院中秋突击行动历时15个多小时,行程200余公里,上门查找被执行人29人次,拘留12人,执结案件5起,有力打击了“老赖”,彰显了法律威严。
三、保持高压态势,严厉打击拒执犯罪。专项行动开展以来,全市法院坚持“严字当头、打字当先”原则,对规避、抗拒执行行为零容忍,综合运用拘留、罚款等强制手段,涉嫌拒执犯罪的坚决移送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同时积极引导当事人提起拒执罪刑事自诉,公诉、自诉结合,严厉打击拒执犯罪行为。9月14日,灵宝法院首例拒不执行法院判决、裁定刑事自诉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双方当事人达成执行和解,申请执行人于当日顺利领取执行款40000元,案件执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据统计,9月11日至20日行动期间,全市法院共拘留55人,移送公安机关16案18人,公安立案4案3人,拒执罪刑事自诉立案4案4人。
四、持续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专项行动中,全市法院充分利用多种媒体,因地制宜、各显神通,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执行工作和集中执行行动,在社会上迅速刮起“执行风暴”,积极营造利于执行的良好氛围。市中院专门组织召开执行宣传工作新闻媒体座谈会,研讨制定宣传方案,充分发动全市宣传力量,对专项行动动态和典型案例及时发布,见证个案执行现场,全程跟踪活动进展。各基层法院充分发挥微媒体作用,通过微信、微博平台直播案件执行、发布典型案例和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成效显著。9月18日,三门峡电视台播出全市法院秋季执行风暴专题报道,9月19日,河南电视台专题播放“三门峡渑池:开展秋季执行风暴,6名老赖被拘留”。节目播出后,社会反响很大,对赖账被执行人震慑教育作用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