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生背景
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增强全社会的法治观念是推进精神文明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必要途径。近年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文明单位创建进程中,立足法院工作,发挥司法特长,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即积极开展送法进乡村、进社区、进工地、进机关、进企业、进军营、进校园等法律服务活动。
市法院将法律“七进”列入文明单位创建实施方案,细化目标、提出要求,明确责任部门及责任人。 院领导全部注册为志愿者,带头积极参加法律“七进”活动。全院干警把岗位学雷锋活动、文明志愿服务同执法办案工作有机融合,通过法律“七进”活动了解社情民意,密切联系群众,强化服务意识,为民公正司法。
二、主要做法
1、送法进乡村。市法院各业务庭结合具体审判执行工作常年坚持开展下乡巡回办案。民事审判法官结合农村常见的婚姻家庭、宅基房产、相邻关系、债务纠纷等普及相关法律知识,结合调查案情、勘验现场、上门调解等具体司法活动下乡对农民进行法治宣传教育。下乡对干部群众讲解常见法律知识,教育群众学法守法、依照法律途径解决矛盾纠纷,互谅互让,和睦相处,共建和谐文明新农村。
2、送法进社区。针对城市社区居民关注的法律问题开展送法进社区活动。如2015年9月1日三门峡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主臣,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陈三奇等院领导带领法官到永安社区开展维护老人合法权益法律宣传活动,为社区某楼院老人发送安全出行黄手环。2016年3月7日民二庭法官在永兴街某社区开展反家庭暴力法宣传咨询活动。2017年5月27日,民四庭法官就小区物业管理及公共空间使用权问题为永兴社区居民提供法律服务。
3、送法进工地。结合连续多年开展 “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集中办理”活动,市法院法官多次送法进工地。发放《农民工维权宝典》对农民工进行普法教育宣传,并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如2015年1月27日三门峡中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李红伟带队到在商务中心区送法进工地,发放农民工维权宝典,解答法律咨询,助力农民工依法维权。2016年9月8日下午,民三庭法官到某建设工地对农民工进行普法宣传,提供法律咨询服务,发放法律宣传资料。2017年6月19日,民三庭法官趁工人们休息时间到某工地,为农民工送去维权手册,解答部分农民工咨询的以往工资被拖欠问题的法律问题,为农民工维权提供法律帮助。
4、送法进机关。为提升行政机关人员的依法行政意识,推进行政机关依法履行职责,市法院行政审判法官近年来积极开展“送法进机关”活动。如2015年市中级人民法院行政庭法官在新修订的行政诉讼法正式实施前后,通过以会代训方式,对市直行政执法机关部分人员进行法律培训,提高行政机关人员的应诉业务能力。2016年对市直行政执法机关相关人员130余人进行了培训,此外还通过到到行政机关授课、主动走访座谈、发司法建议等多种方式开展“送法进机关活动”,促使行政机关提高依法行政能力。
5、送法进企业。为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依法为企业排解涉法问题,市法院结合涉及企业的具体案件审判送法进企业提供相关法律服务。如2016年10月三门峡中院受理河南鑫华矿冶股份有限公司破产重整案,多次进企业调查解决相关破产问题,积极通过重整和解促进企业走出危机。2017年5月24日下午,市法院民一庭法官到兴通汽车公司以及水电十一局大禹地产工地,深入企业零距离开展“送法进企业” 普法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及其员工的法制观念,增强劳动者维权意识。执行法官结合具体案件的执行进企业对涉诉相关企业开展法制宣传教育。
6、送法进军营。为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保障国防利益,近年来三门峡法院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司法拥军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成立涉军维权合议庭开辟涉军维权案件“绿色通道”,采取“送法进军营”等拥军形式为军人军属提供法律服务。如2015年7月17日,三门峡市法院到三门峡96548部队开展法律宣传咨询。2016年7月27日,三门峡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任睿妮带领民二庭部分法官慰问驻峡某部队,讲解军人军属维权知识,开展法律咨询。2016年7月30日上午,三门峡市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主臣带领中院部分法官到三门峡市公安消防支队开展“法官送法进军营”活动,为官兵提供司法服务。 2017年6月29日下午,三门峡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胜利带领中院部分干警到高炮师某团开展“送法进军营”活动,为部队官兵讲解法律知识,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7、送法进校园。三门峡市法院近年来持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每年春季、秋季在辖区中小学生开学之际,组织法官到附近城乡学校讲法制课,开展法律宣传活动,教育学生增强法治观念和自我保护意识,远离危险,远离犯罪。 如2015年9月8日,少年庭法官在党组成员、副院长刘胜利带领下,到陕县菜园乡东凡学校送法进校园,发放法律知识及安全教育爱心提醒卡,讲法制课,讲安全防范知识,解答孩子咨询问题。2016年2月23日,市法院少年庭法官受邀到辖区实验小学开展春季开学第一堂法律课活动,为该校3000余名学生送去“法律快餐”。2016年5月10日,市法院法官志愿者到三门峡市特殊教育学校为学生上法律课,并给学生送去了书包、国学经典读本等慰问品。2016年9月7日,市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刘胜利带领少年庭法官到辖区外国语中学开展了以预防校园欺凌为主题的专项法制教育进校园活动,为该校2200余名中学生上法制课。2017年5月26日,市法院少年庭法官到龙湖小学为全校300余名师生做法治教育讲座,向学生发放法律书籍及的爱心提示卡,受到师生热烈欢迎。
三、成效评价
市法院近年来持续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取得明显成效。
通过法律“七进”活动提升了干警的公仆意识和服务观念,推进了依法治国进程。在为人民群众提供司法服务,全社会倡导文明风尚之时,也提高了法院干警的思想道德素质,推进了市法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一、普及了法律知识,推进了法治进程。通过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对工农兵学商各阶层人士全方位进行法治教育,无论是机关干部还是社区群众,无论是城市职工还是乡村农民,尤其是农民工、青年战士以及城乡少年儿童,在持续开展的法律“七进”活动中广受裨益,法律知识普遍提高,法治意识广泛树立。法律“七进”不仅在中院,在辖区6个基层人民法院也全面铺开。通过法律“七进”在崤函大地广泛播撒法治雨露,让三门峡向着法治建设的目标渐行渐近。
二、拉近了官民距离,提升了法院形象。人民群众对法律、法院、法官总有一种遥远而敬畏之感,通过开展法律“七进”活动,举办多层次得法制讲座,开展多种形式的法律宣传咨询活动,拉近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与人民群众的距离,尤其是在青少年心中植根法治观念意义深远,对弱势群体农民工提供法律帮助效果良好。
三、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干警素质。开展法律“七进”活动,是法院干警结合本职工作、发挥司法特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建设服务型机关的有效举措。通过活动开展,党员干部增强了宗旨意识,全院干警改进了工作作风,提高了综合素质,为更好地履行法律职责,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进法治国家建设和小康社会建成奠定了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