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一个梦,这个梦伴随我们的生命穿越时光的隧道,一生都在心头萦绕飞翔。怀着对法律的挚爱和对法官职业的向往,通过不懈的努力,我实现了自己成为一名法官的梦想。
西方学者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法官是仅次于上帝之人”。法官职业的神圣和崇高是不言而喻的。当我真正走进法官这个群体并成为其中一员时,才真切地体会到:神圣的前面是奉献,崇高的背后是责任。法官职业的辛苦是那些不曾深入其中的人难以真正明了的。
每一次对日期的记忆只为开庭的需要,每一次声音的沙哑只为抚慰伤口、化解积怨,每一个深夜的辗转反侧,只为法律问题的思量,每一次舍小家、顾大家只为信念的坚守,每一次对诱惑的拒绝只为正义的追求,每一次惩恶扬善,匡扶正义都只为那期待的眼神。面对一本本的卷宗,无数次地对当事人耐心讲述法、理、情,有时甚至还要忍受当事人不理解时的恶语中伤。一切的一切,作为法官都默默承受着。因为他们深知:法官是人民的公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日益凸显,法院作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承载着更多的责任与压力。有数据显示:法院每年受理案件数量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而法官的人数增长远达不到这个比例。就以三门峡来说,两级法院共有六百多名法官及其他工作人员,但每年都要审理两万余件案件,还要承担大量的行政事务及信访压力。年复一年、日复一日,法官承载了太多的工作压力、心理压力,付出了太多的汗水、泪水乃至血水。
有一位从事多年审判工作老法官,长期高强度的工作,使他患上了严重的肩周炎。手臂疼的无法抬起。他说疼痛发作时,那种钻心的疼让他整夜整夜地难以入睡。可即便是这样,他也并未因此而停止工作。在我们身边,像这位法官一样的人还有很多,平日里他们精神百倍,活跃在工作岗位上,从早忙到晚地忙着,而对于长期繁重工作带来身体的疼痛,他们从不声张,只是默默地承受着。有人说,世界从不缺少感动,缺少的只是发现,感动其实在我的心中早已无声地弥漫。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爱岗敬业,什么是无私奉献。
8年前,市中院在审理一起故意杀人案时,一位特殊的受害者家属出现在了庭审现场。父母被杀害的不幸使这个6岁的小女孩显得特别无助。这一切让一位参加庭审的年轻女干警难以释怀。她决定助养这个可怜的孩子,而这一照顾就是8年,8年里饱含了多少亲情的付出与温暖。当我问起她是什么让她这样做时,她只是淡淡地说:“这孩子太可怜了,看着让人心疼。”谁说法官无情,谁说法官高高在上,在惩恶扬善的同时,他们用自己的大爱谱写着世间的真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民法官为人民的真正内涵。
寒来暑往,春去秋来,在岁月的历练中,我渐渐褪去了浮躁与稚气,逐渐走向了理性与成熟!在与身边法官的朝夕相处中,我感受到了无穷的力量。他们没有显赫的职位,没有耀眼的名望,没有惊天动地的创举,也没有催人泪下的事迹。但他们勤奋、朴实、兢兢业业。他们凭借着对法律精髓的理解,辩法析理,力争胜败皆明。他们借助自身经验的积累,情暖人心,化解积怨,力争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在情与法的考验面前,独善其身,不为金钱所惑,不为人情所累;他们忠于职守、洁身自好、在清贫与孤独中行使着法官的职责;他们身系百姓之冷暖安危,关注民生,在公正审判中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在默默无闻中用国徽和天平撑起了一片公平与正义的青天。从他们身上,我真正领悟到了法官职业的内涵,也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法官的信念。
今年6月5日,我收到了法官生涯中的第一面锦旗。内心激动的同时我更感到法官责任和使命之重。我们需要以法律之剑,惩恶扬善,为弱者撑起一片蔚蓝色的天空,让正义驻留在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我自豪,我是一名人民法官。我骄傲,能够为高高飘扬的共和国法治建设的大旗增光添彩。
梦已经起航,路就在脚下,让奉献与爱一起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