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思想论坛

法官的追求

  发布时间:2010-07-21 17:48:55


    儿时的我,心中的梦想是当一名像包公一样的铁面判官,惩恶扬善、匡扶正义,除暴安良,为民解难。怀着对法官职业的憧憬,1995年,我通过招干考试踏入了法院的大门,开始了我的民事审判生涯。十五年来,我先后获得了二等功,省级优秀法官,全省调解工作先进个人,全省百佳调解之星等荣誉称号,能够获得这些荣誉,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办案中,我始终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我一贯坚持的准则,把探求公正与正义这一法律精髓作为我一生不变的追求。期间,我承受了办案的艰辛困惑,体验了办案的酸甜苦辣。

    办案中,我深深体会到,要想办好案,自己要先学会做人,要养成优良的品格,用良好的德行感召当事人。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诉讼双方因为诉讼搞得身心疲惫,这时一个微笑、一句温暖的话语都会产生心理上的共鸣。取得了当事人的理解和信任,能使双方当事人愿意讲出心中深藏的话语和积怨,非常有利于案件的审理。

    雷某驾驶东风卡车去西闫乡收购苹果,途中突遇车祸,致使在路边行走的70岁的刘某跌入三米多高的崖下,摔断四根肋骨,刘某家人遂将雷某卡车扣留。在审理中,为防止车上的苹果腐烂,造成更大的损失。根据雷某的申请,我下发了保全裁定。当裁定发给刘某时,刘的家属大吵大闹,并将刘某从医院拉出,放在我的办公室、法院大门口等处,造成了极坏影响。对此, 我没有简单采取强制措施,而是亲自将刘某送回医院,并联系医院为刘制订了最佳的治疗方案。下班后,我买了水果等礼品,数次去医院,或为老人端上一杯热水,或为老人擦擦头上的汗滴,或与医生谈谈治疗中的有关问题。我的行动深深打动了刘某及其家人。经过耐心细致的工作,终于促使双方达成了和解协议。当我将8000元赔偿款送到刘某手中时,年逾七旬的老人激动的热泪盈眶…

    为了化解矛盾,处理纠纷,我常常深入到群众中间。但有些当事人对我的这一习惯不理解,总以为我偏向另一方,讽刺、挖苦、谩骂等情况时有发生。对当事人的误解,甚至是人身攻击,我总是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说服教育、艰苦细致的办案活动、结案的良好社会效果来消除误解,取得认可。

    高某受雇于荆某,为某公司拆除房屋。在拆除房屋过程中,高某从楼上摔下,成了植物人。高某一纸诉状将荆某及某公司告上了法庭,要求二被告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为确定赔偿数额,我要求高某做伤残鉴定,但高某的儿子小高对此不理解,认为是被告找人给我说情,带着人开始对我围追堵截,到我住的家属楼高声叫骂,指着法院橱窗里我的照片叫骂。一天下午下班,我刚出法院大门,小高堵住我,威胁要我立即给他做出答复。见到此种情况,我对小高说:“行,我下午给你个说法,走,咱先吃饭,我请客”。我约来一个朋友,把小高叫到法院附近的一个食堂。在饭桌上,我对小高说:“小高,我曾经受过两次失去亲人的痛苦,我可以理解你此时此刻的心情。但法院是审判机关,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我是一名人民法官,我只能按照法律规定来,你任何威胁都不能动摇我依法办案的决心。你今天可以伤害我,但你最终得到的是严历的法律制裁,到时候,你卧床的老父亲谁来照顾?这个事情,我肯定会给你公正处理的,如果对我信任,咱们交个朋友,以后法律方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量找我。如果不信任,你想咋办都行。”听了我的一席话,看到我正气凛然的表情,小高不再吱声。饭后我对高某进行了探视,又对小高做了更深刻的谈心。不知不觉,已是晚上九点半,小高感动的对我说:“刘法官,今天我算是服了,以前我错怪了你,请原谅我的不恭,这个事我以后听你安排。”次日,我把小高和两个被告叫到法院,首先向被告说了高某的病情,提示他们要么一次性调解结案,要么先拿鉴定费做伤残鉴定。通过三个多小时耐心细致的工作,双方终于达成了调解协议,由二被告一次性赔偿了高某85000元。

    多年的审判经验告诉我,法官作为社会各种矛盾纷争的终局裁判者,已远远超越了小我之上,法官只能成为正义的化身,公正的天使,社会的良心。法官的胸间应当充满正气,法官的眼睛应当蔑视特权,法官的肩膀应当扶持弱小,法官的两袖应当一片清风。法官的上帝只有一个,那就是神圣的法律。法官的良心只服从一条,那就是公正与正义。做法官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运用人民赋予的权力,全心全意服务于人民。作为一名法官,我深知世事繁杂,沧海桑田,但我将以法律作为终生信仰,视法律为神圣母亲,奉于灵魂深处时时敬仰,以正确领会、解释、执行法律为最高目标。既然选择了法官这个职业,我将甘于清贫,乐于奉献,用真心维护公平正义,用真情构建社会和谐,这,就是一名人民法官的最高追求。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592498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