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图片新闻

宋振东:心系困难群众 实心实意谋发展的三门峡市法院驻村“第一书记”

  发布时间:2019-01-04 14:19:03







    脱贫攻坚做得好,实心实意谋发展。在2019年元旦到来之际,中共卢氏县委员会、卢氏县人民政府特意向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发来感谢信,称赞市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宋振东同志和冯命海同志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梁维阅后批示:在脱贫攻坚工作大局中,宋振东同志和冯命海同志不负使命忘我工作得到了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充分肯定和信任,为单位争光,为自己添彩。在不同的岗位上做出很大的贡献,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革命工作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宋振东本是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名普通干警,因时任驻村“第一书记”冯命海工作调整, 2018年7月,经三门峡市法院选派到卢氏县范里镇王窑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

    王窑村地处深山丘陵地带,幅员面积15平方公里,自然条件恶劣。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以及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十分落后,村民住房条件和生产生活条件非常艰苦,是深度贫困村。宋振东在看到此番景象后不禁谋划着“脱贫蓝图”。

    为早日改变村民生活环境,尽快使村民摘掉“贫困帽”。在驻村工作中,宋振东身到一线、心扎一线、汗洒一线,全力开展大走访、大摸排、大调研。他挨家挨户找村民谈心、拉家常,了解村情民意,摸清致贫原因和产业现状,制定中长期脱贫攻坚工作规划。

    王窑村全村78户235人长期存在吃水难的问题,一直都是困扰宋振东的心病。对于涉及村民的重大民生问题,他在驻村初期就立志要得到有效解决。为此,他积极协调、督促王窑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项目的实施,与工人奋战在施工一线,严把工程质量关,仅历时三个月就基本解决了村民吃水难问题,增加有效灌溉面积300余亩;在得知全县农村电网将要升级改造时,他积极申请农村电网升级改造项目。随着4台100千伏变压器、98根12米电线杆的架设,20000余米绝缘线路的改造,村里、村民家中的一盏盏灯亮了起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的生产生活;交通不畅也是该村致贫的原因之一,他立即组织开展调研并向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入村部分主干道和组下道路的硬化工程项目,力争将致贫的沟壑早日变为新时代致富的通途。目前该工程正在筹备阶段,近期将开工建设。

    “脱贫不仅要把‘穷根’连根拔起,还要将‘新根’扎牢于土壤,汲取新鲜的养分。只有让困难群众掌握实实在在的技术、方法,才能让他们如期脱贫,不再返贫。”宋振东坚定地表示。

    王窑村虽然地处偏远,但是其气候适宜种植烟草、药材,发展农副产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里环境优势。针对这一特点,宋振东积极组织村民参加烟叶种植和烘烤方面的实用技术培训,号召村民大力发展种植苦参中药材,协调镇政府牵头实施生态玉露香梨种植、欧李基地建设,鼓励村民利用金融扶贫贷款成立聚鑫源养殖专业合作社。2018年,全村烟叶种植300余亩,产业收入达到900000元以上;种植苦参面积50余亩,年产值可达85000元左右;村发展养殖户11户,规模养殖户4户,年养殖业收益达到150000元。

    “小宋书记是个办实事的人。他积极联系镇包村领导、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成员,广泛动员群众,使贫困户异地搬迁工作全面完成。同时,他还利用专业的法律知识为村民化解矛盾哩。”王窑村一位村民激动地说道。

    看着一个又一个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一个又一个惠民项目的上马,王窑村集体经济壮大了,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生活就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大家都对这个“外来”的驻村第一书记竖起了大拇指,赞不绝口。

    “愧不敢当。”宋振东在得知感谢信的内容和梁维院长批示后谦虚地说。他表示,2019年,自己将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一如既往地恪尽职守,不遗余力地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每一位困难群众都能脱贫致富奔小康。

责任编辑:xcc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56173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