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18日,共青团三门峡市法院支部全体成员在机关党委的领导和鼓励下,前往卢氏县范里镇王窑村,开展向驻村青年扶贫干部宋振东学习活动。
宋振东同志原是市法院立案二庭一名青年干警,2018年7月响应院党组号召,参加国家级贫困县卢氏县的扶贫工作,担任驻王窑村第一书记。
上午8时许,支部成员准时登车出发,一路上欢歌笑语,各自心里想着扶贫工作的场景。经过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小宋书记租住的出租屋。
从斑驳的外观来看这是一栋上世纪所建造的楼房,冬日里呼啸的寒风穿过未封闭的公共阳台,扇动着宋书记出租屋的门窗吱吱作响。房间里的老式煤炉烧的正旺,一阵北风将顺着排烟管飘出的青烟不知吹向何方。而一排排码放在墙边的煤块仿佛是在提醒着冬天的寒冷。一个可爱的,脸颊被冻得通红的小男孩儿直往父亲宋振东的怀里钻。原来小宋书记为了方便照顾年幼的孩子,将妻子和孩子也带到了王窑村。看到此番情景后,全体支部成员纷纷暗自感叹小宋书记的不容易。在离开房间之前,我们将提前购置的电暖气交到了宋书记手里,希望能够更加安全、有效的改善取暖环境。
从出租屋出来后,小宋书记带我们到工作的王窑村参观,路上他讲到,现在的王窑村赶上了好时候,按照国家的扶贫政策,已经整体搬迁到范里镇上,村里还有一少部分人不舍得离开,坚守在老村。出发前,小宋书记反复给我们强调,从镇里到村里山路崎岖、弯多路急,比较危险,非常担心大家的安全。我自以为从小生长在山里,有过走山路的经历,很乐观的表示不怕。车上都是年轻人,都说既然来学习,那就要实地参观。小宋书记拗不过我们,只得同意,一路上确实有几个小坡,稍微有点急,大家也都不以为然。
突然车子停了下来,大家都以为到地方了,我准备下车,小宋书记却说,不急,这是准备开始上山了,如果走路上去,三四公里得一个半小时,问问大家是否要走着上去?我们那会儿抬头看了看眼前的大山,一听说光走上去得一个多小时,大家一致同意还是开车上去。就这样,最惊心动魄的一段路程就这样来了——经过近几年的修缮,山里大部分已经通了水泥路,但是仍是路窄而陡、弯险而急。每次拐弯,大家只能看见面前的车已悬在空中,却看不到车头前的路。所有人都不敢吭声,各自抓紧身边所能抓紧的一切,只有我们敬业的宣传委员郑昱还在拿着手机记录这一切。伴随着一路的颠簸,空气凝固了十多分钟,大家终于看到了搭建在一片废弃窑洞旁的驻村办公地点。
小宋书记和村里的老支书带着惊魂未定的我们向村支部走去。看的出来,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老支书和小宋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映在我们眼前的支部,虽然简陋,但却干净整洁。在我们走进支部办公室的时候,村委一名老同志仍然在忙着打扫卫生,这也让我心生愧疚,感觉我们的到来给他们本已忙碌的工作又新添了麻烦。
小宋书记和老支书带着大家在村里转了转,向大家介绍了近几年国家的扶贫政策,参观了村里新建的太阳能发电装置,介绍了农业种植项目。小宋书记说这里山高没水,吃水需要到山下挑,所以用水都需要限量,这还不是最让他担心的,他最害怕的就是停电,有时候工作干到一半突然停电,就得背着电脑去别的村找电。
听到这里,所有的支部成员都在感慨小宋书记扶贫工作的不易,也都表示应该珍惜自己的工作岗位,不抱怨,真正做好自己的本质工作,在大家集体留影时,发自内心的喊出了“向宋振东学习”的洪亮声音。
下山后,王窑村的十几名贫困儿童已经整整齐齐的站在新村门口等着我们,我们赶紧给孩子们发放学习用品和书籍,好让他们可以早些回家,看着孩子们拿到书包后满脸的笑容,我们也都有些许安慰。
回来的路上,支部的所有成员都在谈论宋振东同志的扶贫工作。有人说宋振东在孩子一岁多的时候举家迁往了扶贫村,牺牲很大。有人说平时总在抱怨工作环境不好,但看了宋振东为了完成一次表格录入,各个村到处跑着找电,充满了无限敬佩。有人说,宋振东能响应院党组的号召,主动参加扶贫工作,是党的优秀代表。我想说宋振东作为一名年轻干警,是中级人民法院所有同志学习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