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李主臣在全市政法系统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新闻发布会上,通报了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2018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开展落实情况 ,并发布了2019年全市法院开展爱民实践服务10项承诺。
发布会上, 李院长说,为进一步巩固上年度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成果,提升执法司法满意度,树立全市法院良好形象。根据市委政法委统一部署,三门峡全市院坚持问题需求导向,围绕严格落实公正司法、提升便民利民服务水平等目标,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认真梳理群众多元化需求,结合法院工作实际,认真研究制定了《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2019年爱民实践服务承诺事项》,内容如下:
1、提升便捷高效立案服务水平。强化人民法庭服务功能,加强人民法庭信息化建设,90%以上的人民法庭开通河南法院诉讼服务网和审判流程管理系统,基本实现人民群众在就近一家人民法庭办理线上线下立案交费或跨域立案交费事务,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立案服务需求。
2、上线运行“移动微法院”。依托微信小程序搭建移动端诉讼服务平台,与审判执行系统相对接,提供在线起诉、受理、送达、调解、证据交换、庭审、宣判、执行等服务,让当事人能够通过手机起诉立案、参与诉讼、申请执行,实现最多跑一次、最好不用跑。
3、完善律师服务平台。大力推进律师通过互联网参与诉讼,为律师提供在线查阅在审电子卷宗、提交材料、证据交换等服务,实现律师开庭时间自动避让。
4、建设诉调对接网络。在全市法院开通“人民法院在线调解平台”,接入各类调解组织,出台《在线调解工作办法》,开展在线调解和司法确认工作,免费为人民群众就近化解矛盾纠纷提供便利。
5、规范申请再审案件审查。严格案件卷宗移送期限,确保案件及时进入审查程序,做到案案查阅卷宗、件件听取当事人意见。强化申请再审案件法律文书说理,增强裁判说服力,减少当事人误解误判。
6、严格审判流程管理。持续强化审限意识,切实加强对延长审限、扣除审限事由监督审查,杜绝任意超审限现象发生,确保审限内结案率90%以上。
7、全面畅通信访投诉渠道。增强诉讼服务中心窗口接待、办理、反馈信访投诉功能,拓展诉讼服务网和12368热线电话信访投诉渠道,构建现场信访投诉、网上信访投诉和电话信访投诉“三位一体”工作机制,让人民群众信访投诉更方便。
8、依法保障和规范人民陪审员参加审判活动。严格按照电脑随机方式选择人民陪审员,确保人民陪审员享有均等陪审机会。提高人民陪审员参审率,保证人民陪审员参与基层法院一审案件普通程序审理率达到80%以上。
9、积极参与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治理。深入开展交通安全、网络安全、防校园欺凌、防毒品、防性侵等宣传教育,严厉打击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犯罪案件,进一步强化师生法治意识,净化校园及周边秩序,为广大青少年营造良好学习成长环境。
10、探索建立执行工作长效机制。推行执行案件立案、查控一体化工作模式,进一步提高执行效率。强力推进律师调查令制度,有效保障申请人参与权、知情权、监督权,确保有财产可供执行案件法定期限内执行到位。严格规范“终本”案件管理,切实保护申请执行人合法权益。
李院长说,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市委政法委组织全市政法系统开展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具体举措,全市法院将提高思想认识,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发展,积极回应新需求新期待,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把承诺落实好、兑现好,真正做到司法为民、司法便民、司法利民,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是强化责任落实。市法院党组将严格按照市委政法委的部署要求,坚持问题需求导向,明确具体责任人,严格办理时限,量化工作标准,将司法为民理念贯穿到审判执行的全过程。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网络、报刊、微博、微信、电子显示屏等形式,广泛深入宣传全市法院爱民服务承诺活动,充分发挥爱民实践服务承诺的功能作用,确保此项活动取得良好社会效果。
三是加强督导检查。定期进行督查通报,及时掌握各项承诺服务事项的推进情况,并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开通2967428监督电话,确保各项承诺落到实处。我们要把爱民实践服务承诺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切实把活动开展好、组织好、落实好,确保承诺事项在规定期限内按时完成,给人民群众一个满意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