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让法官多跑路,不让百姓多跑腿。近日,渑池法院张村法庭来到渑池县天池镇西天池村,深入田间地头,将一起长达五年之久的民间借贷纠纷圆满化解,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被告马某某因家中急需用钱于2014年向原告肖某某借款5000元,约定月息2.5%,后经原告多次催要未果,诉至本院。张村法庭收到案件材料后,经过审查,发现被告马某某已是年逾七十的老人,为方便群众诉讼,缩短办案周期,承办法官决定简案快审,并立即前往被告住所地送达应诉材料。
来到被告家中其正在田间劳作。向被告家属说明情况后,因纠纷持续时间长,双方积怨深,对立情绪大,言词十分过激。办案法官首先安抚被告家属情绪,然后由其带领到田间找到被告。
见到被告后,其情绪十分激动,说“我这点小事,现在只是困难,又不是不还,居然还把我起诉到法院!”承办法官见被告虽情绪激动,但对起诉事实没有异议,便因势利导,讲情理,晓事理,析法理,让被告回想了当初困难时原告的援助之情,让原告体谅被告现在的困难处境,促使双方换位思考,冰释前嫌。
通过耐心的调解,双方当事人被办案法官的真情所感动,动情地说:“你们说意见吧,我一定配合法院的工作”,办案法官见时机成熟,迅速对案件进行实体调解。根据双方意见,法官果断拿出调解方案,促使当事人当场达成调解,并当场部分履行。至此,一起长达五年之久的民间借贷纠纷,圆满画上句号。
此时已下午1点多,干警们饥肠轱辘。但是,看到原告脸上的微笑、被告眉间的释然,劳累与饥饿顿时云消雾散。此时此刻,大家也都切身体会到法官的职业尊荣和使命神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