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下午,渑池县人民法院将一起刑事案件“搬”入了校园审理,为渑池县一高高三年级师生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教育课。该校高三年级师生近1000人“零距离”观摩了庭审。
此次审理的案件是一起诈骗案,渑池县人民检察院指控,2019年4月7日,犯罪嫌疑人段某某通过快手APP添加被害人裴某快手APP账号,并伪造女性“王小雪”的名字,以想网恋为由,添加被害人裴某的微信号,后二人在微信上以谈恋爱方式聊天,段某某以自己奶奶去世、买东西、索要车费等各种理由向被害人裴某索要钱财,先后骗取裴某微信、支付宝转账共计30167.92元。
随着法槌的敲响,案件正式开庭审理,在审判长主持下,依次进行了法庭调查、举证质证、法庭辩论等程序,通过旁听真实的案例,给师生们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法治教育课。此次庭审持续近1个小时,庭审过程严谨有序,同学们聚精会神地旁听了整个庭审过程。将法庭搬进校园,直观警示电信诈骗犯罪的危害后果,达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目的,收到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庭审结束后,法官结合庭审案件主要对电信诈骗的相关法律问题进行延伸释法。从什么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危害、怎么预防电信诈骗等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解释。
此次庭审观摩活动,是渑池法院“送法进校园”活动持续深入开展的表现之一。今后,渑池法院将继续以不同的形式开展法治教育活动,关注青少年相关的法律问题,培养青少年,尤其是即将步入大学校园的青少年的法治意识和法律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