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许多人眼中,她外形纤瘦,外表柔弱。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却能挑起工作的重担,在审判工作中透露出的干练、坚毅和智慧令人折服。她,就是被评为三门峡市法院第一季度、第二季度、第三季度办案模范的减刑假释庭法官沈惠玲。
八年前,毕业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专业的她考进三门峡市法院工作,从行政庭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再到成为三门峡市法院首批员额法官,减刑假释庭副庭长,集个人三等功、优秀共产党员、调研标兵、办案标兵、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于一身的她,在外人看来,一路走来顺风顺水,而一向低调内敛的她也从不过多言说自己的工作。了解她的人知道,她所有的收获都是默默耕耘的成果。
以“公正底线”审慎办案
她深知,一份份裁判文书的出炉,是法官用冷冰僵硬的法律文本弹奏出跃动暖人的“公正音符”。走向公平、正义的路径固然荆棘满布,但作为一名法官,沈惠玲有她自己不可辜负的信仰,那就是----勿忘初心,用最公正的态度办理每一起案件。她在通向公平、正义的圣地上砥砺前行。曾有人这样评价她:“案件到她手中,啥都无须给她说,她会严格依法办的,这是一个法律人”。
以“工匠精神” 打磨业务
她在审判工作中践行“工匠精神”,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孜孜不倦,每一次庭审、每一份文书都精心打磨,专心雕琢,反复改进案件审理,不断提升审判质效。不论她从事行政审判还是执行异议审查,尽管都是一些小众领域,但在她追求打造最优质司法产品的自我鞭策下,依旧成绩斐然。
2014年,她执笔撰写的《房屋登记民行交叉案件的裁判路径》获得全国法院二十五届学术论文国家级三等奖,实现了三门峡两级法院十年来在此项堪称法院系统“奥林匹克”赛事中所获国家级奖项“零的突破”;2016年,在员额考试中,她取得三门峡两级法院排名第一的笔试成绩;2017年,在全省开展的优秀行政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中,她撰写的(2016)豫12行初51号行政判决书在298份参选文书中获得一等奖;2018年,在全省法院开展优秀裁判文书评选活动中,她撰写的(2018)豫12执异10号裁定书被评为全省优秀裁判文书,系全省各地市法院执行异议审查领域唯一获奖的文书。
“以担当作为”勇挑重担
作为年轻的员额法官、副庭长,她所在庭室人少、案件量大且审限短(最长审限30天,最短审限5天)。人称“手快”的她起初常感到力不从心,挫败感曾一度侵袭着她,她也有过迷茫、焦虑的时期,但基于她清晰的自我定位和目标要求--成为理想中的能让人信任的法官,成为一个担当有为的中层副职。她不断调整自己直视困难,勇于挑起办案主力的重担,协助庭长有条不紊地打理庭内繁杂的日常事务。2018年-2019年9月,她办结执行异议、复议案件256件;办结减刑假释案件513件。有困难才会有成长,在攻克每一个难题之后带来的那种踏实的感觉使她内心感到充实。
勤勉自强,朝气蓬勃,沈惠玲和其他年轻法官一样,绽放着自己的美丽,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展示着自己的才华。未来的日子,她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新挑战,用公正去架起金色的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