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先进风采

教育整顿进行时|作品说 · 先锋模范代表吕丹丹

  发布时间:2020-09-27 16:47:54


                             一位老人的嘱托

                      第一届“天平杯”征文优秀作品

    法官,注定要经历人间的悲欢离合,阅读生命的跌宕起伏,经受情感的生死考验........形形色色的案件,五味杂陈的故事,……它们像一个个精彩的电影片段,在我的脑海中串联成一个个或悲或喜的故事,撞击着我的心扉,叩问着我的灵魂。

    他叫老张。

    初见老张是在一个细雨绵绵的上午。那时我刚开完庭,从审判庭外走进一个瘦瘦小小的约摸六七十岁的老人,身上衣服不甚干净,脚上穿着一双破旧的雨靴,裤腿上依旧溅上了些许泥点,雨水顺着手中的长柄雨伞滴滴答答流在地面上。见到我后,怯生生地说:“吕警官(误称),我是张XX,你打电话让我过来的,我九点多过来了,看见你在开庭,一直在门口等着呢”。

    这是一起非常简单的案件。

    两年前,经人介绍,老张将自己的耕牛以9500元的价钱卖给了被告贾XX,老张将牛交付于被告后,被告以无现钱为由,给原告出具欠条一份,载明:“今欠张XX牛款玖仟伍佰元整(9500元),欠款人:贾XX 阴历九月十五付清 2015年5月2日”。之后,老张多次催要,被告支付500元后,便不再支付。但有点麻烦的是,被告贾XX下落不明,老张诉状上提供的电话早已不存在,到贾XX家中也未找到人,根据老张诉状上的地址邮寄送达后邮件被退回。考虑到案件标的较小,公告送达一方面时间较长,另一方面给当事人增加不必要的负担,我们还是优先选择了直接送达,之后又先后三次选择了不同的时间点到被告贾XX家中送达,但每次都大门紧闭,铁门上锈迹斑斑,应是长期未有人居住。无奈,最终还是要公告送达应诉手续,这次通知老张过来就是告知他相关事宜。

    在之后的接触中,我逐渐了解了老张的一些情况,老张和老伴有两个孩子,均在外地打工,唯一的一头耕牛因为年老才卖给贾XX,准备用卖牛款再买一头小牛,谁知贾XX把牛牵走后,便没有音讯。现在全靠老两口下地劳动。这次通知他过来,为了省钱,他从村里坐车到县城后,硬是走了四五里路走到法院的。临走前,老张低低地说:“吕警官,这个案件能不能快些?”我告诉他因为贾XX下落不明,公告需要时间较长。他又声音稍带沙哑地问:“那吕警官,如果我死了,这笔钱我孩子能不能继续要?我年纪大了,我怕我等不到找到贾XX,要回钱的那一天”。听到这里,我的眼睛竟有点不争气地红了,忙转身装作整理卷宗,对他说:“可以”。

    老张离开后,我心里很难受,甚至有些怨恨被告,这样一个老人,一个靠补助金维持生活的老人,他怎么忍心去欺骗,怎么忍心让他为了几千元来回奔波讨要。但理智又告诉我,我是一名法官,我应该中立,不能偏听偏信。有人说“法官和医生是离神最近的职业”,彼时,我真正开始办案不久,身上还带着那种书生意气,认为法官应该是像神坛上的神祇,用严肃的神情、冷清的语气去塑造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因此在法庭内外面对当事人时总是佯装一副不苟言笑、少年老成或者说拒人以千里之外的模样,组织调解不成,便严格依照法律判决就行了,我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工作,当事人不服判决可以上诉。

    之后,除却开庭,又见过老张几面,最后一次见老张是给他送达判决书,依旧是雨天,连绵几日的秋雨使得气温骤然下降,人们也纷纷换上了厚重的衣服,走在大街上却依然瑟瑟发抖。考虑到老张住得较远,来往不方便,我们准备到老张家中送达。给老张联系时,得知老张正在县城某个菜市场卖红薯,便驱车前往。最终在菜市场一个小胡同找到了老张,当时是下午三点左右,他裹着厚厚的棉衣,倚着一辆小型三轮车,车上有些许红薯、花生,老张一边啃着一张冷冷的饼,一边招呼买红薯买花生的顾客。等他忙完了这一阵,我们上前讲明来意,送达了文书,并告知执行相关事宜。老张依旧满怀希望地说:“闺女,我的事你放在心上,给我抓紧把钱要回来。”

    看着那殷殷期盼的眼神以及手中用来替代午餐的半张残饼,我心中有说不出的辛酸。我是一名法官,而法官这个职业寄托了自己数年大学生活的全部梦想和希望,我憧憬着在高高的审判台上居中审判,娴熟地适用法律为一个个前来求助的人排忧解难,我期盼着在法槌敲响的那一刻人们心中响起的是对法律的尊崇和敬畏而非质疑,我更希望自己能够手托天平,激浊扬清,在太平之下扶持道德,用法律的荣光唤醒人们心底的道德意识,最终让贫者安居、寒者温暖。都说我们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都说要找我们讨个说法,我们背负了太多人的希望和期冀,可有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尽力之后的无奈,我怕看见他们失望的眼神,更怕他们那因失望或因不注重证据保存导致败诉迸发的恨意和不满。在离开老张奔赴下一个行程的这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沮丧与挫败,我知道虽然判决书下了,但老张讨牛款依旧道阻且长。

    似乎是看出了我情绪的低沉,庭长说:“你还年轻,办案少,作为法官,是,我们有时会被人误解、质疑,甚至咒骂、撕扯,但更难过的是心里那道坎,遇到像老张这样的当事人,我们同情他,想帮助他,但更多的是寻找被告受挫后的无力感。我们能做的虽然有限,但有了我们的第一步,老张之后的路会好走些,他还有希望。有时候,你太冷清。法律是严肃的,但人是温暖的,面对当事人时一句问候、一句体贴的话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结果”。

    其实,贯穿老张案件的始末,我也一直在认真思考在探索如何以更妥帖更适宜的态度去对待我的当事人,之前总怕被当事人质疑不公,因此总是对双方都远远的、冷冷的。而老张这个案件让我意识到居中无错,但在居中的同时,我可以尽最大的努力去让当事人在绝望无措时感受到一丝丝温暖。正如神祇之所以高高在上是因为其造福人类的功绩而非可望而不可即的高度,法官职业之所以神圣受人推崇不是因为拒人以千里之外的冷清或者生杀予夺的权柄,而是在人们受伤绝望的时候给予他们一分希望,并最终给予他们最大的公正。

    一位老人的嘱托,举重若轻的几句话语,让我铭记至今。那是一名年轻的法官汩汩流淌的青春和用热血与正义构建的激情和梦想;那是一名法官肩上沉甸甸的徽章赋予的光荣使命和责任;更是一名法官手中法槌的情感和份量!我始终记着他的嘱托,一位老人的嘱托,一份殷殷的期待。

责任编辑:xcc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568401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