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位下跪的母亲
“天平杯”征文优秀作品
小时候,父母常常给我讲岳飞、包拯、海瑞、董存瑞、黄继光、雷锋、刘胡兰等古今人物的故事,教育我从小要树立远大的理想,长大后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渐渐地我心里就有了对公平和正义的向往。
参加工作后,经过努力,我怀揣着梦想和对公平正义的向往,有幸成为了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名法官,在法院这个大家庭里,我有幸与全国优秀司法警察王永超支队长、全省十佳法官和人民满意的法官王利荣主任成为了同事,在法院工作已经近二十年的时光里,我发现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对党忠诚,对司法工作认真负责,对群众服务热情。我下定决心,以身边先进为榜样,踏踏实实工作,老老实实做人,从那时起,不论在哪个工作岗位,我从未忘记对公平和正义的追求,从书记员到审判员,从跟着院、庭长从事辅助性工作到自己独立办案,参与办理了一些案件,逐渐总结和掌握了一些办案的技巧。其实每个案件的背后都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有一件事常常浮现在我脑海里。
那是2012年,我市发生了一起十七名被告人非法传销致人死亡的案件,被害人是一名大学毕业后,刚刚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被抢劫后遭殴打致死。案件发生后人们议论纷纷,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接到案件后,我感到责任重大,担心处理不好,引起不良社会影响,短暂犹豫过后,为了向往的公平正义,我决定鼓起勇气,迎接挑战。有了坚定的信心,于是我开始有条不紊的开展起了工作。
通过公安机关协调,我把通知被害人母亲的电话打到了她所在四川省某地乡村的一个小卖部,和被害人母亲约定了会见的时间和地点。
和她见面是在三天后的一个下午,只见她风尘仆仆,满面倦容,眼睛里流露出的是悲伤与愤怒,她皮肤发黄带着病态,脸上刻着深深的皱纹与她的实际年龄不相般配。在与她的交流中我了解到,她的丈夫因病早逝,撇下她和年幼的儿子相依为命,她自己患有肝硬化,因为家里穷所以一直没有接受正规治疗。儿子从小懂事,学习成绩很好,放学还会帮她做些家务,儿子是她的骄傲,是她的天,是她唯一的依靠。讲完话她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我的面前,哭泣着请求严惩凶手,公正处理案件,并提出了刑事附带民事赔偿的请求。那一刻我的心碎了,那一幕令我至今难忘。
十七名被告人多是未年满十八周岁的年轻人,他们分别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在开庭前的提审中,大多数被告人都认识到了自己的罪行带给被害人和社会的危害,表示非常后悔,愿意赔偿被害人母亲经济损失,但都没有赔偿能力,希望法官能通知家属帮助赔偿,以弥补被害人母亲因此遭受的损失。了解到上述情况后,我在详细查阅卷宗后,制定了详细的庭前工作计划,分别想方设法通知了各被告人家属,告知他们相关权利和相关法律规定,多次分别与他们沟通,鼓励他们多关心刚成年的被告人,切实担负起监护责任,教育、感化、挽救犯罪的未成年人,与被害人母亲沟通赔偿事宜。多数家长都对自己忙于工作,疏于管教,最终导致心理、生理就还未成熟的未成年人误入歧途走上了犯罪道路而感到深深的自责。
开庭时三十余名法警押解十七名被告人到庭,被告人和十七名辩护人几乎占满了审判区域。从法庭调查到法庭辩论再到刑事附带民事部分调解,为保证庭审紧凑进行,一天的庭审中我不敢喝一口水,坚持主持庭审到结束。
功夫不负有心人,原被告双方在法庭主持下达成了调解协议,大部分被告人及家属积极对被害人母亲进行了赔偿,许多被告人留下了悔恨的泪水,当庭向被害人母亲下跪道歉,请求被害人母亲原谅,感人的场景让在场的人无不为之动容。我注意到被害人的母亲紧锁了多天的眉头缓缓地舒展了,受伤的心灵仿佛得到了一些安慰,原计划五天的庭审仅用了三天时间。
庭审结束后,被害人母亲在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还特意送来了感谢的锦旗,感受着当事人真诚的心意,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受了,那一刻,我觉得再苦再累都值了,那一刻,所有的疲惫仿佛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作为一名法官,每当我想起那个母亲刚到法院来时悲伤与愤怒的眼神和案件结束后眉头逐渐舒展,情绪逐渐平和的样子。我就深刻感受到老百姓来法院打官司时的诉求和对人民法官的希望。群众利益无小事,这件事也每每激励着我,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忠于党的事业和人民利益,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奋勇拼搏、砥砺前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我相信,乘着司法制度改革的春风,通过全体法院人的共同努力,人民法院的司法事业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