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事关民生福祉,生态环境离不开法治保障。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生态文明思想,5月31日上午,小秦岭生态环境修复和司法保护基地正式揭牌启用,标志着河南法院环境资源司法保护迈上新的征程。
基地位于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丰富,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是黄河中游重要生态保护屏障和水源涵养地。近年来,三门峡法院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动小秦岭矿山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深度参与推进《河南小秦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条例》立项、调研,建立起小秦岭生态长效保护机制,促使保护区管理工作迈上了规范化和法治化的道路。
三门峡中院党组书记、院长周东方指出,小秦岭生态环境修复和司法保护基地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益探索,三门峡全市法院将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以此基地为平台,以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工作为抓手,结合地域特色特点,创新完善预防性、惩罚性、恢复性司法措施,为保障黄河流域和小秦岭生态环境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当天下午,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环境资源案件集中管辖工作座谈会在灵宝召开。郑铁中院、三门峡中院、郑州铁路运输法院、三门峡六个基层法院围绕集中管辖开展情况、案件审理难点、环境保护等进行了讨论交流,并就环境资源审判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意见建议。
河南省高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庞景玉指出:一要进一步提高对做好环资审判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自觉把环境资源审判工作置于生态文明建设工作大局中谋划推进,充分发挥审判职能,统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关系,不断增强环资审判责任感、使命感。二要进一步落实好省法院党组关于环资审判工作的要求。坚决落实上级关于环资审判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树立大局意识和全局观念,加强集中管辖法院之间、集中管辖法院与属地法院之间的协作配合,准确把握各自角色定位,在环境资源案件中做到不争不抢不推不扯,扎实推进集中管辖改革。三要进一步提高环资审判工作的质量。坚持问题导向,紧盯环资审判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多从主观找原因、找不足,抓好整改。四要进一步做好环资审判的宣传工作。依托重要节点,通过巡回审判、庭审直播、以案释法、新闻发布会等形式,加大对典型案例的宣传力度,扩大环资审判影响力,引导公众培养环保意识。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努力把每一起环境资源案件都办成精品,多出典型案例、指导性案例。五要进一步加大环资审判便民利民的力度。利用网上立案、跨域立案等渠道为当事人提供便利,注重智慧法院建设,加大网上调解、网上开庭力度,让数据多跑腿,群众少跑路。在党委领导和各单位支持配合下,主动接受监督,切实履行好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职责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