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案件快报

借贷还是承包?法院这样认定

  发布时间:2023-10-27 15:21:11



    2011年5月24日,赵某(甲方)与周某(乙方)签订《承包协议》,约定甲方在陕西省蒲城县高阳镇某村有一铝石明采坑,因无力开采,现承包给乙方开采,乙方在销售过程中每吨矿石向甲方交纳捌拾元整(¥80元)的管理费用。同日,原告周某出具《补充协议》,载明:经双方友好协商,周某承包赵某在陕西省蒲城县高阳镇某铝石矿,每吨向赵某交纳壹拾元整(¥10元)的管理费。2011年,被告赵某向原告周某出具借条一份,载明:今借周某现金200000(贰拾万元整),借款人:赵某,时间:6月11日。2011年6月13日,原告周某从中国建设银行账户取出20万元现金存入被告赵某中国农业银行账户中,后被告赵某于14分钟后将20万元从账户中取走。原告周某认为该笔款项为借款,遂于2023年8月诉至法院。

    『法院审理』

    渑池县法院经审理认为,原告以借据、收条、欠条等债权凭证为依据提起民间借贷诉讼,被告依据基础法律关系提出抗辩,并提供证据证明债权纠纷非民间借贷行为引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据查明的案件事实,按照基础法律关系审理。借款合同的成立需要借款合同双方对借款合同内容达成一致意见。本案中,原告以赵某出具的借条和存款凭证来证实原被告之间存在借款事实,但原告周某在借款发生后10年间未向被告赵某追要过这笔欠款,不符合常理,且被告提交的证人证言、承包协议、录音材料以及被告赵某陈述可以证实该20万元系赵某作为经手人收取的管理费用,特别是录音中赵某向周某索要借条的对话较为清晰,可以证实赵某向周某索要过该20万元借条。

    综上,原告周某与被告赵某之间并未形成借款合意,对于原告要求被告偿还20万元借款的诉求,本院不予支持。

    『判决结果』

    渑池县法院经审理后,依法判决驳回原告周某的诉讼请求。

    『法官说法』

    合同具有相对性,民间借贷法律关系的成立不仅仅需要将借款实际支付给借款方,还需要借贷双方达成借贷的合意。双方达成了借贷的合意直接决定了借贷法律关系是否成立。本案中,周某主张其与赵某之间存在民间借贷关系,并提交借条和存款凭证。虽然已经证明借款数额和实际交付情况,但对于借款合意,被告有证据证明该笔款项属于赵某作为经手人收取的管理费用。故现有证据不足以证明周某和赵某之间达成了借贷的合意,法院对于周某主张赵某系借款人,要求赵某承担还款义务的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责任编辑:xcc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7615737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