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三门峡频道讯 按照上级文件要求,陕县法院自2009年开始对口支援、结对帮扶陕县观音堂镇观音堂村,帮其治理村容村貌、开展科技培训、加强文化建设、培育乡风文明,经过近两年的努力,有力的促进了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受到了该村村民的充分认可和赞许。
该院领导高度重视结对帮扶工作,专门成立了以院党组书记、院长何建中为组长,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霍建辰为副组长,其他党组成员为成员的对口帮扶领导小组,研究制定了《陕县法院结对帮扶工作实施方案》,举全院之力为该村群众多做实事、多办好事,帮助其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和困难。
一是帮其大力发展经济,增加人均收入。该院考虑到观音堂村人多地少和明显的区位优势的状况,积极鼓励、支持和帮扶村民建起了预制板厂、免烧砖厂、运输公司、铝石煅烧炉,先后发展商户250户,年纯收入400余万元,各种运输户54户,年纯收入120余万元,驰名的“长玉”、“华意”五香牛肉品牌畅销市场,年纯收入40余万元,使该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3200元上升到4600元,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是在发展文化和卫生设施建设方面,经该院多次协调,积极争取相关支持,该村先后投资25万元,建成了综合文化大院,并配有各种健身器材、灯光球场等设施;投资37万元兴建了一所高标准的幼儿园,为该村村民的下一代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投资2万元,建成了村远程教育接收点,定期组织村民学习。
三是在民主法制和道德建设方面,经该院和村两委协商,多次对该村村民进行民主、法制和道德宣传教育,提高村民的法律素养,创建无邪教村,杜绝违法犯罪现象。
四是在村容村貌建设方面,在该院的积极帮助协调下,该村已完成对9个村民组的道路硬化任务,总计硬化道路4000多米,村内改建公厕4个,积极清理村内垃圾,努力建设宜居乡村。
在以后的工作中,陕县法院将继续为该村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献计献策,多做贡献,使该村尽快成为文明、富裕、繁荣的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