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三门峡频道讯 今年以来,灵宝法院高度重视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法院及市委、市政府、市委政法委关于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具体要求,立足本职,周密部署,能动司法,多层次、多渠道、多方式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社会管理创新基础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该院成立以院长为组长,各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各庭室负责人为成员的社会管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督促、落实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二是创新社会管理新理念。把增强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社会管理创新的根本价值取向,把社会是否和谐作为衡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三是立足审判夯实创新基础。该院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今年以来,共审执结各类案件1774件,审结刑事案件209件,判处罪犯294人,审结民事案件1038件,调撤758件,执结案件266件,标的额500余万元,为社会管理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
完善社会管理创新路径机制。一是强化诉前调解,诉调对接。延伸服务职能,在立案前,根据矛盾纠纷具体情况,由审查立案法官主动召集当事双方,或征求双方意见后将案件交当事人所在辖区人民调解组织先行调解。今年以来共办理诉前调解141件,既缓解了法院压力,又便利了当事人纠纷的解决。二是加强司法建议。对在审判执行工作中发现的违法犯罪或矛盾纠纷发生形式、手段、特点、原因进行归纳总结,依法及时向政府有关部门或企业等提供建议对策,及时弥补管理漏洞。同时该院立足行政审判,强化服务,主动为党委政府出台的重大政策、重大项目提供司法意见和法律咨询,协助行政机关完善制度措施,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行政争议,妥善处理事关大局全局的征地拆迁、环境保护、城市公共服务管理等领域的矛盾纠纷,支持行政机关依法管理社会事务。今年以来,该院共向有关单位、部门或组织发送司法建议12件,收到良好效果。三是积极开展法企共建。该院深入开展“百名法官进百企活动”,组织法官深入企业开展法律咨询和服务,对全市重点企业开展调研,针对企业常见的劳资纠纷和合同纠纷,提出具体防范方案,帮助企业排查经营中存在的法律风险和漏洞。截止目前,共有45名干警深入21家企业开展法律咨询,走访调研,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四是开通维权通道,突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司法保护。在立案、审判、执行环节开辟维权“绿色通道”,对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以及行动不便的当事人采取上门服务。对涉及农民工工资、抚养费、赡养费等执行案件,免费受理、优先执行。今年以来,共办理涉及弱势群体案件62件,件件受到群众好评。五是继续推进人民陪审团试点工作。去年以来,该院从农村、社区、企业、学校、社会团体中选聘人民陪审团成员,率先在三门峡市基层法院中组建了人民陪审团成员库,审理案件时,随机抽选组团旁听庭审,并对案件处理发表意见,让民意有序进入司法。今年以来,该院先后有60名人民陪审团成员参与了5起案件的审理,案件涉及刑事、民事、行政、听证等多个领域。六是拓展巡回审判。该院大力弘扬马锡五审判方式,结合社情市况,丰富内涵,通过“假日法庭”、“流动法庭”等多种形式,把法庭开到老百姓身边,就地审理,就地调解,就地执行,方便群众诉讼,减轻群众负担,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社会效果。半年来,以巡回审判方式结案671件,方便群众诉讼4100余人次,先后有5000余名群众现场受到法制教育。七是扩大司法公开。该院全面推行裁判文书上网,除法律规定不公开和当事人不愿公开外,法律文书一律上网与群众见面,同时积极推行庭审网络视频直播,老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旁听”案件审理,在公开审判的同时,积极开展“公众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廉政监督员、学生、军人、农民工及各界群众走进法院,观摩庭审,座谈交流。该院畅通网络公开渠道,建立互联网站,设立网络发言人,开设“网评法院”专栏,回复、办理网民诉求,接受最广泛的监督。
突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亮点。根据上级法院指示精神和《灵宝法院2011年司法为民十件实事》的具体要求,该院在市委政法委的领导下,创新社会矛盾化解新模式,组建了自主、自治、协商调处民间纠纷的社会组织,即社会法庭。社会法庭以党委领导、政府支持、司法推动、社会参与为原则,以“一乡一庭”为目标,从德高望重、热心公益、有较高解决纠纷能力的群众中,层层选任社会法官,依据村规民约、道德伦理、人情大义等善良习俗,本着不收费、最亲和、最简便、最快捷的特点,由选任的社会法官立足本乡本土,采取灵活的调解方式、方法,以“劝和、劝让、劝孝、劝诚信”为内容,解决基层矛盾纠纷,从而节约司法资源,减轻群众诉累。目前,该院已建立社会法庭15个,实现了一乡一庭,选任社会法官409名,常驻社会法官45名。上半年,该院延伸社会法庭覆盖面,发展市区、行业社会法庭,在全市已建成“一乡一庭”15个社会法庭的基础上,进行改造升级 ,目前已建成5所示范社会法庭、1所特色社会法庭,其中豫灵示范社会法庭因建设规格高、设施新、功能全,已被市委市政府纳入全市社会管理创新总体规划,上升为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半年来,该院运用社会法庭这一社会管理创新模式,共调处婚姻家庭、邻里纠纷、赡养抚养等各类纠纷156起,将一大批社会矛盾化解在法院之外,消除在基层源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