渑池法院开展便民庭审,受到当事人的大力赞许。该院在借鉴学习的同时,从以下四个方面深化完善司法便民机制。
一是强化案件调解。着力建立健全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和大调解工作格局,转变审判方式,将“调解优先、调判结合”贯穿于人民法院工作的全过程。在当事人起诉时及时告知诉讼的权利义务,举证责任和诉讼风险,引导当事人以和解方式化解矛盾;在诉讼活动中及时行使法律释明权,对当事人的诉讼活动进行一定的指导,提醒当事人申请诉讼保全,为执行提供便利;借助各方力量有效化解各类民商事纠纷和做好息诉息访工作,力争通过调解的方式将纠纷解决在基层,化解在一线。切实抓好立案速调工作,力争在立案环节快速调解民商事案件,实现案件的繁简分流,减轻群众诉累。
二是强化法制宣传。结合“人民法官为人民”的主题活动,进一步抓好司法职能延伸服务。选取有利于扩大法律宣传、有利于化解矛盾纠纷、有利于方便群众诉讼的案件,积极结合开展“法院开放日活动”,主动邀请学校学生、部队官兵、当地居民等有代表性的群体参加庭审,实行就案说法,努力实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加大“送法下乡”力度,大力开展送法进企业、进学校、进乡村、进部队等法制宣传活动,引导企业、学生、军人、群众主动预防纠纷发生;认真研究各类纠纷发生特点、演化趋势,针对纠纷多发行业、地区、领域,有针对性地提出司法建议。
三是强化司法救助。加大司法救助力度,对追索赡养费、劳动报酬、民工工伤赔偿等经济确有困难的群众,积极采取缓、减、免交诉讼费措施,保障困难群众能够通过诉讼途径维护合法权益。进一步健全以涉诉信访、执行、刑事被害人救助金为内容的多层次的司法救助体系,推动司法救助、法律援助、社会救助的有效衔接,充分体现对涉诉特困群众的司法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