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三门峡中级人民法院开展的“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联络活动”,行政庭在孙本立副院长的指导下,在韩博飞庭长的具体布署下主动加强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沟通联络,并将其作为增进人大代表了解、理解和支持行政庭工作的重要渠道,将其作为接受人大政协监督、维护司法公正的重要途径。主要体现四个特点:
一、“应对快”。中院“法官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结对联络活动”一经推出,行政庭就积极应对。具体表现在:行政庭高度重视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联络工作,将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工作任务,组织开展联络活动,并成立以孙本立副院长为领导的联络工作组,加强对联络工作的检查、督促及指导,以便及时解决重大问题。此外,完善联络工作领导责任体制,孙本立副院长作为行政庭联络工作的第一责任人,韩博飞庭长为直接责任人,法官为专职联络员,内勤负责梳理汇总。行政庭法官每月15日将联络工作情况书面交至内勤,由内勤负责汇总整理后按三中法[2012]80号文件的要求上报至办公室。
二、 “态度实”。行政庭以“实”为目的,做实事、出实招、求实效,确保联络不走“过场”。在联络活动开展过程中,孙本立副院长要求各联络员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及时回复代表委员。对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意见建议进行认真分析研究,需要作出说明的主动上门说明沟通,使代表充分理解。需要整改提高的,认真总结,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将办理情况及时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报,做到事事有着落,件件有回音。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使行政庭的联络走出了参观、座谈、吃饭三步走的老套路,提升了联络工作成效。
三、“渠道新”。“代表委员联络”活动虽然是一项常规工作,但如果不能有所创新,必然会影响其效果的实现。所以,行政庭在今后的活动中,会突出一个“新”字,着力在活动形式、活动内容、活动要求上有所创新,在令代表委员耳目一新的同时,也提升了活动的成效。在原有的座谈形式的基础上,行政庭录制反映行政庭工作的视频以强化代表委员直观感受;在原有的当面听取意见基础上,行政庭向结对的三门峡市代表委员寄送《征求意见函》,并开通联络QQ,实现见与不见、效果一样。在原有电话联系的基础上,行政庭推出“手机报”,让代表委员足不出户,就能使行政庭工作“尽收眼底”,不定期将我庭工作动态、典型案例等信息编发成工作短信,发送给代表委员,从而提高联络工作的时效性和互动性。
四、“走出去”。所谓“走出去”即制作相关法律课件由孙本立副院长带队深入到代表委员所在企业、行政机关中,加大对行政庭职能宣传和法律咨询服务,认真听取代表委员及群众对行政庭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开展“法官进社区”活动,为增强活动的效果,要求加强与所在地代表、委员的联系沟通,利用代表、委员熟悉民情、了解民意的优势,邀请代表、委员协助参与调解,化解纷争。同时,发挥代表、委员的引领作用,积极引导通过诉讼外的途径解决矛盾纠纷,畅通诉调对接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