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审判研讨

关于三门峡市两级法院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13-07-03 15:20:29


一、领导班子建设

(一)领导班子基本情况

三门峡市两级法院班子人数61人,占总人数8.9%,副院长人数26人,占总人数3.8%。其中厅地级干部1名,县处级干部15名,科级干部45名。

(二)换届后变化

2012年5月12日,三门峡市六届人大一次会议胜利闭幕,李志增当选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新一届党组高度重视队伍建设,自去年5月份以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先后为41名干警解决职级待遇,其中正处级3名,副处级8名,正科1名,副科29名。加快了中院的队伍建设的步伐,取得了较好成绩。

所辖基层院在2013年3月、4月也先后选拔了一批科级干部,使一大批年富力强的青年干警走上领导岗位,带动了三门峡市两级法院系统队伍建设的良性发展。

(三)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主要经验

一是思想政治方面。领导班子始终把深化理论武装工作作为加强领导干部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来抓,制定学习计划,院党组和中心组每周集中学习上级党委、人大、法院下发的新精神、新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班子成员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忧患意识等方面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为各项工作奠定了思想政治保障。

二是素质能力方面。努力改进班子的作风,不断提高求实创新的能力。形成了既有民主又有集中,既讲团结又敢发表个人意见的良好风气。

三是监督管理方面。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审判公开,真诚接受群众监督。自觉加大内部执法监督力度。

(四)当前法院领导班子建设存在的薄弱环节及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的方面

能力建设方面:对自身建设存在的问题认识不足,工作主动性、方式方法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作风建设方面:联系干警和各部门不够密切,需进一步增强。

二、干部队伍建设

(一)人员基本情况

三门峡市两级法院的政法编制数为639,事业编制数为94,实有工作人员数686。现就686人情况分析如下:

在年龄结构方面:35岁以下213人,占总数的31%;36岁至49岁333人,占总数的48.5%;50岁以上140人,占总数的20%。

在文化程度方面: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30人,占总数的4.1%;大学本科学历503人,占总数的57.9%;大专及以下学历153人,占总数的22.3%。

在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审判职称的399人,占总数的58.2%;司法警察82人,占总数的12%。

在职级分布方面:地厅级干部1人,县处级干部33人,占总数4.8%;科级259人,占总数37.8%;科员级及以下393人,占总数57.3%。

在人员职位方面:参加公务员登记人数为413,占总数60%;书记员136,占总数15.7%;执行人员24,占总数27.6%;其他人员45,占总数5.2%。

一线法官及基层法庭方面:一线法官人数240,占总数35%;机关干警624,占总数91%,派出人民法庭21个,人员62,占总数9%。

参加司法考试方面:2008年以来参加司考人数165人,通过人数97,通过率为57.8%。

关于人员流失方面:自2008年以来,流失人数141人,占总人数20.6%。其中调出人员56人,占总数8.2%;辞职人数4人,占总数0.6%,;退休人数55人,占总数8%;死亡人数9人,占总数1.3%;其他原因流失人数5人,占总数0.7%。

(二)近年来法院队伍新变化、新特点

1、干部队伍开始年轻化。两级法院现有公务员及事业编制干部686人,35岁以下213人,占总数的31%,比50岁以上人数多73人,高出11个百分点。

2、学历水平层次有较大提高。具有硕士研究生学历30人,占总数的4.1%;大学本科学历503人,占总数的57.9%;两项合计62%。没有审判资格的干警积极参加司法考试,2008年以来参加司考人数

165人,通过人数97,通过率为57.8%。

(三)法院队伍建设的主要做法

一是思想政治建设方面。三门峡市两级法院始终把提高干警政治素质当作一项战略任务来抓,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继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讲党性修养、树良好形象、促科学发展”、“人民法官为人民”、“创先争优”、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等多项专题教育活动,促使法官坚定信念、转变理念、优化作风,提升水平。

二是组织建设方面。严格执行“凡进必考”政策,提高新进人员基本素质。为法院审判工作注入了新鲜血液和活力。

三是纪律作风建设方面。1、健全法官教育机制,抓好廉洁教育,通过对法官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宗旨意识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纪律作风教育等,弘扬正气,提高法官自觉抵御腐败能力。2、健全监督机制,自觉接受人大的权力监督、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

四是能力建设方面。能够较好地履行法院系统岗前培训、任职培训的要求,形成了有特色的续职培训机制,积极开展业务专题讲座,增强了法官办案的实务操作能力;推行了审判流程管理机制,实现审判、执行、归档过程的信息化、网络化、科学化、高效化监督管理;实行法官绩效考核机制,自2012年5月份开始,三门峡中院在全院实行干警业绩月量化月通报制度。每个月对每个审判业务庭及每个干警干警结案数、结案平均天数等多项审判业务指标完成情况,以及宣传、信息、调研等综合工作指标完成情况逐项进行量化统计,评选月办案标兵、季办案标兵和年度办案标兵。每月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对本月全院、各部门及每个干警各项工作情况进行通报讲评,对办案标兵进行表彰。表扬先进,鞭策落后,部署下一步工作重点。该制度的实施,激发了干警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能,提升了审判质效。三门峡中院2012年在全省中院审判质效考核中排名第四,该制度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决定2013年3月起在全市两级法院全面推行干警业绩月量化月通报制度,激发了全市两级法院干警工作积极性,提高了工作质效。

(四)当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对策建议

一是思想方面。1、由于案件量逐年增多,两级法院2010年-2012年年均结案数为14607件,工作量大,审判执行部门干警整日忙于办案,对思想政治学习浅尝辄止,主动的少,被动应付的多。缺乏加强思想政治学习的自觉性。 2、受机构设置与领导职数限制,干警职级待遇解决不到位;法官任职条件严,要求素质高,职业压力大,经常超负荷工作,个人职务职级及工资福利待遇有待进一步提高。人才流失现象严重。2008年以来人员流失数141人,占实有工作人员人数20.6%。其中调出人员56人,辞职人数4人,占流失人数的43%,高于退休人及死亡人数。

二是能力建设方面。司法技能和水平还不够高,个别法官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机械地套用法律条文,不能很好地做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个别法官不能完全适应审判工作发展的需要,驾驭庭审能力不强,文书制作方面不够规范。

三是作风建设方面。司法作风还有群众不满意的地方。个别法官工作作风不严谨,不能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和庭审纪律。

四是监督管理方面。监督制约机制还不够健全,需要进一步完善。

五是职级待遇方面。由于法院特殊的工作性质,不管是业务部门还是综合部门的干警工作任务都十分繁重,经常加班加点,精神压力大,长期超负荷工作,但是工资福利及政治待遇较同级行政机关却偏低。因此,难以吸引和久留人才,凡是有外调条件的都想方设法往工资福利及政治待遇高的单位外调;凡是符合提前退休政策的都申请提前退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对加强法院队伍建设提出以下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全面提高干警的政治素质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首先必须好抓思想政治建设,教育广大干警自觉贯彻执行“公正司法、一心为民”的指导方针,切实解决好“为谁掌权、为谁执法、为谁服务”这一根本问题,继续深化“人民法官为人民”宗旨教育,把“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作为加强法院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干警的政治素养。

(二)建议政策上倾斜提高法院工作人员待遇

因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依然突出,这几年的招考工作,老龄化问题虽有所缓解,但因受编制职数限制,招录人员数量极少,与案件数量逐年增多不相适应,法官年龄断档问题依然存在。希望上级法院与编制管理部门能充分研究和协商,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考虑各地人口数量、经济发展程度、现有编制数量和法院力量等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相应地为各地法院增加编制,为法院不断补充新生力量打下基础。

(三)健全保障机制

由于法院工作人员长期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和巨大的压力,随着社会矛盾的增加,工作危险性也与日俱增,提高其工资福利及政治待遇十分必要。一是尽力解决符合条件人员的职务职级问题;二是提高法官物质待遇;三是建立法官职业保险、人身安全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保障机制。

(四)开展政法系统学习与内各单位的交流活动

创建学习型法院,并适当地开展政法系统内各单位的交流活动,学习先进工作经验,提升干警业务素养并增进系统内部的了解和理解,以利于工作的开展。

法院队伍建设任重道远,下一步要积极创新人事制度改革。站在新起点上,抓班子,强队伍;抓教育,树典型;抓培训,强业务;抓管理,提素质;抓保障,留人才。为公正司法提供有效保障!

责任编辑:yjs    

文章出处:本站原创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98847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