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格局、社会舆论生态环境和公众参与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全面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是政法机关加强司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微博涉诉舆情危机的应对和化解是法院面临的新挑战和新课题。
微博涉诉舆情危机主要表现在:一是微博的碎片化,易导致涉诉信息失真。微博信息篇幅短、细节少等碎片化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为微博发布方隐藏不利信息,突出利己内容,有意误导公众提供了可操作空间。加之微博发布门槛低、成本低,致使大量虚假、失真的涉诉信息蔓延发酵,直至导致舆情危机。二是微博的迅捷性,易加速涉诉舆情裂变。涉诉舆情一旦插上微博的翅膀,就具有极强的破坏作用和渗透力,特别是微博的认证系统和名人效应,一旦有实名认证的用户或意见领袖参与其中,涉诉舆情的裂变速度将更加惊人。三是微博的传播方式,弱化传统媒体效果。微博交互式、网状化的传播方式,使其能够轻松实现了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的兼容,这也导致传统媒体很难匹敌微博传播,其应对效果大大弱化。
应对化解微博涉诉舆情危机:一是开设官方微博,以微制微。借助官方微博平台,既可第一时间发布权威信息,以正视听,又可通过发布日常工作信息,将法院审判执行工作及时、便捷地呈现给公众,主动接受社会各界的评议和监督,从而为司法与民意的沟通建立渠道。二是培养意见领袖,积极引导。遇到重大的涉诉舆情时,要及时向意见领袖提供有用信息,通过意见领袖的转发和评论,来引导舆论发展方向。同时,法院应培养一批以法官为主体的微博意见领袖,通过他们发布积极正面和客观理性的言论信息,引导微博舆论健康发展。三是借助主流媒体,掌握主动。传统媒体所具有的权威、真实、有深度的内容和品牌效应是微博所不能企及的。应对化解舆情,应借助传统媒体,对涉诉舆情进行集中、全面、细致、深度的报道和引导,从而达到核实关键信息,消除不实传言,达到引导社会舆论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