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队伍建设 -> 思想论坛

“七条底线”的精髓是法治

  发布时间:2013-08-16 17:49:39


        

8月10日,众多网络名人在北京达成共识,提倡加强自律自省,共守“七条底线”,传递网络正能量,达成共识的七条底线是:一是法律法规底线;二是社会主义制度底线;三是国家利益底线;四是公民合法权益底线;五是社会公共秩序底线;六是道德风尚底线;七是信息真实性底线。

“七条底线”的本质精神是:合法与合理。合法是指每一个网名在行使言论自由权时,不要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不要突破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原则,不要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合理指的是每一个网民在行使言论自由权的时候,要尊重社会公序良俗,要注意言辞适度,要尊重别人的人格。在合理合法基础上,每一名网民都要争做网络君子,正如孔子所说: 君子易事而难说也,说之不以道,不说也,及其使人也,器之;小人难事而易说也,说之虽不以道,说也,及其使人也,求备焉。

“七条底线”核心要求是:法治与道德。法律是最低的道德,道德是最高的法律。法律与道德都是调整社会关系的方式,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规范每一位网民的言行,既需要法治的刚性,又需要道德的柔性,刚柔并济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应。

守住“七条底线”的根本保障之路还在法治。法治方式是社会管理最好的方式,法治的保障是最有力的保障。因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为所有人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平台,法律为所有人统一了标准和尺度,在尺度之内每一个网民的自由都会得到最大限度的保障,突破尺度所有人同样会得到应有制裁和惩罚。因为秩序美才是最大的美,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只有好的规则和制度,每一个人才能进行有序的生产和生活,而社会发展最有力的规则就是法治。因为用法治的方式、法治的思维、法治的路径解决互联网发展中存在问题,甚至我国“五位一体”建设存在的问题是必然的选择,如果组织和个人都无视宪法和法律的规定,

没有法律信仰,那么就不可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势必损害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建设好、维护好、管理好互联网,有利于促进国家经济繁荣和发展;引导好、疏导好、利用好互联网,有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每位网民的亲身利益,共守“七条底线”,亟待法治护航。

责任编辑:yjs    

文章出处:《大河网》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593784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