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迅速贯彻落实全市平安建设冬季百日会战动员大会精神

灵宝法院八项措施深化平安灵宝建设

  发布时间:2013-10-12 10:28:41


    全市平安建设冬季百日会战动员大会结束后,灵宝法院迅速召开党组会议,对百日会战再研究再部署,10月11日,接连召开全院干警大会,再动员再安排,下发实施方案,贯彻落实。

    一是细化目标责任。通过开展平安建设集中会战,排查一批矛盾纠纷,审执结一批积案,消化一批信访案,促进案件质效进一步提高,司法作风进一步转变,司法形象进一步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将任务细化到每月、每周、每个部门、每名干警,确保各项工作部署落实到位,开展到位。

    二是明确主要任务。一是严厉打击“两抢一盗”犯罪,重点打击市区街头两抢、市场绺窃盗窃、入室盗窃盗抢、破坏电力通讯设施等犯罪,突出打击团伙窝案。二是严厉打击以“黑彩”为主的赌博犯罪,按照“重拳打庄家,惩治保护伞”的要求,在重点打击网上黑彩和电玩城赌博犯罪的同时,惩处一些党政干部和政法干警充当地下“黑彩”、赌博背后的保护伞。三是打击经济诈骗、恶意欠薪、非法集资等经济领域犯罪。重点打击电信诈骗、手机短信诈骗,转移资产、逃匿等恶意欠薪,非法投融资等犯罪行为。

    三是严密防控体系。继续全面推进机关内部、人民法庭、家属院防控网、视频监控网建设,推进与公安监控平台联网,形成“纵向贯通、横向集成”一体化技防网络;根据市综治委统一部署,继续开展“警灯闪烁”夜间巡逻活动,切实提高人民群众见警率、见巡率。

    四是强化重点管理。一是加强未成年犯帮教。全面落实青少年案件圆桌审判,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帮助问题少年认真改造。二是切实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对涉及贫困妇女合法权益案件缓减免交诉讼费。三是加强社区矫正工作。对缓刑犯、免刑犯、管制犯,定期回访、考察和帮教。四是开展司法救助。对无钱打官司的困难群众,对执行不能的特困申请人,特别是残疾人、孤寡户、特困户,实施必要的救助。

    五是夯实基层基础。一是开展干警“法律五进”、“政法干警进基层”、“大走访”、“开门评警”等活动,排查各类矛盾纠纷,提出治安防范建议;二是开展巡回审判活动,按照“法官多走路,群众少跑腿”的要求,巡回审理、巡回调解、就地宣判、就地执行、就地接访、就地回访,真正减轻群众诉累。三是深化产业集聚区法律服务工作,以该院城东、豫灵产业集聚区法律服务工作站为载体,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丰富工作内容,提升工作效能。四是继续开展“送法进校园”活动,按照“一校一法官”工作要求,推进法律进课堂、进教室、进网络,弘扬法治精神,关爱学生成长。五是强化社会法庭阵地建设,打造社会矛盾诉前化解升级版。

    六是强化维稳措施。着力抓好领导接访处访、化解信访积案、人员稳控三项工作,力争实现“双零”、“两降”、“三个确保”目标,即赴京集体上访、赴京重复非正常上访“零发生”,赴京到省上访总量明显下降、重复上访明显下降,确保上级交办案件按期办结率、息访息诉率明显上升,确保冬季各类敏感时期不发生来自该院的干扰。

    七是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平安建设宣传策划,多方联动开展主题宣传,多维度开展典型宣传。充分运用灵宝电视台、广播电台、金城灵宝、互联网等媒体,采用电话、手机铃声温馨提示、手机报、手机短信、微博微信、展板展台、悬挂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平安建设,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全面展示平安建设丰硕成果,提高人民群众对平安建设的知晓率、参与率和认同感,营造平安建设浓厚舆论氛围。

    八是严格考核标准。一是对“三打击一整治”的所有案件全部建立台账,当日受理,当日送达,与公诉机关积极协调,及时排期开庭,一个月内审结,确保结案率达98%以上;二是对全院所有监控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大排查、大检修,确保正常运转。按市综治办规定时间、指定区域巡逻执勤;三是开通电话立案、预约立案、上门立案“绿色通道”;四是所有干警全部分包联系社区和行政村,各业务部门全部建立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台账,做好民情日记,每名法官每月至少走访排查2次,每名法官每月巡回审判不少于2件,尹庄法庭、故县法庭在各自法律服务工作站内每月巡回审判不少于1件,开展平安建设主题活动每月不少于1场次,各业务部门送法进校园每月不少于1次,每个社会法庭每月化解矛盾纠纷不少于3件;五是对2013年以来所办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案件进行一次矛盾隐患大排查,填写矛盾排查表,限10月16日前排查完毕,对排查出矛盾隐患,一案一策,明确责任人,限期化解;六是制定平安建设宣传方案,在本院宣传、信息载体上开设平安建设专栏,要求在综治媒体上每周宣传不少于3篇,信息报送每周不少于3篇,在人员集中场所定期开展平安建设成果巡展。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750038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