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院网三门峡频道讯 7月9日上午,在卢氏县杜关镇龙王庙村小学校院里,一场特殊的庭审正在进行,卢氏县法院官道口法庭组织的巡回法庭正在开庭审理一起相邻关系案。这是该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行“马锡五审判方式”,把法庭搬到乡下,就地审理,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减轻当事人诉累的新举措。
当日上午9时,庭审正式开始。原告诉称,其与二被告共同使用一公用通道。但被告未经协商,在通道内修建一炕烟房,影响了原告出行,且雨季时影响排水危及原告住房安全,请求法院判决拆除,确保公用通道畅通。
针对原告起诉,两被告分别进行了答辩。
由于双方观点分歧较大,上午11时许,审判长宣布休庭,表示将协调双方在庭外调解。
庭审结束后,审判人员以案释法,向参加旁听的群众开展了法制教育。办案人员到原被告双方争议现场进行了详细的的勘察、测量。
“巡回法庭”公开审理活动在当地群众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参加旁听的群众纷纷表示法院举行“巡回法庭”的形式好,以常见的案例让农民接受到了最直接的教育,增强了广大群众的法制观念,减轻了诉讼人民群众的诉讼之苦,使农民朋友用于更多的时间投入到生产生活中去,实现了不出乡村便可以立案打官司的愿望,起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效果,深受群众称赞。
“其实,我们经常这样下乡审案。” 官道口法庭庭长马来营笑着对笔者说。官道口法庭辖官道口、杜关两个乡镇,山大沟深,交通不便,农民群众普遍法律知识缺乏,村民们一旦打起官司来,路途遥远来回不便,而且不了解法院办案程序,一次次地往法院跑,十分辛苦。为解决群众立案难、告状难问题,官道口法庭去年以来大力倡导“马锡五审判方式”,对一些交通不便地区,当事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案件,实行巡回办案。对一些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巡回法庭根据实际根据直接受理、开庭,进行调解或作出判决,将审判工作从审判法庭转移到村舍,田间地头。并邀请乡干部、村民现场监督。这样一来,不仅方便了群众的诉讼,还将审理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实现了审判过程的公开、透明,很受农民朋友的欢迎。
据悉,卢氏县法院官道口法庭今年4—6月份审结的案件,有一半以上是以巡回开庭的形式办理的,巡回办案率达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