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文明司法谱新曲

——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掠影

  发布时间:2009-07-31 11:32:11


 

 

19992月被命名为省级文明单位10年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在文明单位创建的征途中不自满,不懈怠,紧随时代步伐,不断开拓进取,用实际行动奏响了一首人民法院公正、廉洁、文明、高效的执法交响曲,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喝彩。

 

以人为本强素质

 

过硬的政治素质是法官履行好司法职责的前提和保证。多年来,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始终把政治建院放在工作思路的首位。通过连续不断的政治思想教育,使法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树立“三个至上”指导思想,树立科学发展观,牢记“公正司法、一心为民”根本要求,强化“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意识及“人民法官为人民”宗旨。通过建立健全一系列富于人性化的规章制度对法院进行科学规范的管理,为法官做好审判执行等工作营造一种即紧张有序又宽松和谐的工作氛围。法院除组织法官进行常规的任职、晋级培训,专项业务培训外,积极开展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鼓励法院工作人员通过各种渠道和途径进行知识拓展更新,提升综合素质。不论是政治业务素质的培养提高还是规章制度的制定完善,始终贯穿着“以人为本”的主线,最大限度地发挥干警的主观能动性,使干警能以积极的态度和饱满的热情做好本职工作。法院通过思想教育整顿、警示教育等活动强化法官的廉洁自律意识,要求法官严格遵守“五个严禁”等规定,确保公正司法、廉洁司法、为民司法。

 

立足审判促和谐

 

审判案件、执行案件是法院的主业,三门峡中院始终把履行好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做好各类案件的审判和执行作为工作的重心,把满足群众司法需求、确保司法公正高效、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刑事审判坚持宽严相济,“打黑除恶”和打击“两抢一盗”专项斗争在全省位居前列,并作为先进典型介绍经验。民商事审判注重调解,力求办案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案件调解率不断提升。积极稳妥地处理好涉及企业改制的各类案件,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依法审判好行政案件,推进依法行政。加大执行力度,清理执行积案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认真做好涉诉信访,涉诉信访工作被评为全省先进。中院立案庭和司法警察支队先后被最高人民法院和共青团中央授予全国法院系统青年文明号 发挥司法职能积极推进平安建设、依法治市,中院连年被评为平安建设、依法治市先进单位。中院涌现出了全省十大杰出法官、全省政法工作先进个人刘铁牛等先进模范。

 

科技文化并蒂开

 

多年来三门峡中院坚持“科技强审”、“文化兴院”,用现代科技促进司法的公正与高效,用先进文化推动法院的进步与发展。中院建成了信息化网络系统,实现了电子化办公,局域网建设走在全省法院前列。中院建成了现代化科技化的多功能审判庭和视频会议室。建成开通了外宣网站。为方便群众监督和查阅,促进法官提高办案水平,中院按规定将应当上网的裁判文书全部上网公布。建设固定刑场,购置注射执行死刑行刑车,用现代文明的方式执行死刑。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正气,开展文体活动丰富法院文化,营造团结进取、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组织全市法院文艺汇演,举办书画摄影展,开展各种球类比赛,进行拓展训练,增强干警凝聚力、战斗力。中院组织干警参观廉政教育基地,学习焦裕禄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队伍素质不断提高,整体形象明显提升。

 

司法为民谱新曲

 

三门峡中院把“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作为工作主线。近年来组织进行了多次大接访活动。从法院领导到办案人员,直接倾听案件当事人及人民群众对法院所办案件的意见,及对法院工作的建议。认真办理涉诉信访案件,解决群众的涉法涉诉问题。对经济困难当事人实行司法救助,减缓免诉讼费,发放执行救助基金。实行死刑犯家属临刑会见制度,彰显司法人文关怀。学习运用马锡五审判方式,加大调解力度,实行巡回办案,方便群众诉讼,追求案结事了。如中院民一庭今年511日庭前调解一起标的为503万买卖合同纠纷案,并当天履行完毕,取得了较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该庭拓展司法服务渠道,对多起案件进行案外调解,从根本上解决矛盾纠纷,减轻当事人诉累。中院开展“下访连心”活动,“走访企业”活动,院领导带领法官进厂矿下企业,提供法律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发展难题,受到企业欢迎。中院法官、法警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踊跃为灾区捐款,关爱孤残儿童,帮助下岗职工,体现了人民法官对人民群众的一片深情。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将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向前,以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推动法院各项工作全面发展,以优异的工作业绩向党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681245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