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在全市法院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动员大会上,三门峡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志增要求全市法院系统在教育实践活动中要严格按照活动方案要求,全力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的三大问题。
一是着力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衙门作风问题。坚持不懈狠抓思想教育,组织干警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感受群众疾苦,强化群众观念,增进群众感情,切实把人民群众摆在心中最高位置。坚决克服高高在上、盛气凌人的衙门作风,善于用人民群众听得懂、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沟通交流,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热情、文明、高效的诉讼服务。要设置法官司法作风评价意见箱,随案发放廉政和作风监督卡,让参加开庭或来访的当事人可随时对法官的司法礼仪、精神面貌、司法作风、司法廉洁等作出评价、提出意见。完善法官与律师良性互动机制,律师凭执业证可以直接进入法院、法庭,保障律师诉讼权利,为律师执业提供便利。
二是着力要解决“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加强立案大厅、诉讼服务中心等窗口建设,健全和完善窗口功能,为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一站式”诉讼服务。建立微博、微信、博客、网站“四位一体”的便民互动平台,为群众预约立案、案件查询、投诉举报提供网上全程服务。因地制宜开展节假日预约办案、巡回办案、网上立案、网上办案等举措,方便群众诉讼。加强对当事人的诉讼指导与帮助,强化诉讼权利义务、举证责任、诉讼风险等事项告知,引导当事人理性选择诉讼成本低、负面作用小的诉讼程序,努力避免或降低诉讼过程对当事人正常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认真落实司法救助制度,完善诉讼费缓减免制度,让有理无钱的当事人打得起官司。认真实施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制度,加强执行节点控制,规范执行流程,做到执行程序、强制措施、结案方式“三到位”,切实提高实际执结率,努力让打赢官司的当事人及时实现权益。
三是要着力决解 “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问题。加强司法廉洁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设,引导广大干警保持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坚守公正廉洁司法的职业道德准则。全面落实法官任职回避、过问案件全程留痕、抵御说情备案登记、错案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完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强化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的监督。全方位深化司法公开,大力推进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公开。推行诉讼资产网上司法拍卖,推进减刑假释裁判过程公开,最大限度压缩“暗箱操作”、权力寻租的空间。组织人民观审团旁听庭审,使群众近距离参与审判活动,对案件处理发表意见,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进一步畅通群众投诉举报渠道,严肃查处滥用职权、徇私枉法行为,以最坚决的态度扫除司法腐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