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上午,义马法院邀请律师界代表,在市司法局三楼会议室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征求他们对法院“四风”方面存在的问题、意见和建议。义马法院党组书记院长、董书军,党组成员、政治处主任张海平出席会议。会议由司法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荣辰主持。
座谈会上各位律师代表对于义马法院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深入基层开展征集意见活动给予高度评价和肯定,就法院作风建设、审判执行工作等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希望法院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在立案工作方面。放低立案审查门槛,严格区分立案审查和庭审审查,让更多群众的权益能在法院得到维护。对离婚案件需开具计生证明、部分案件需开具下落不明证明的,建议法院建立调查制度,不让群众多跑腿,减轻诉累。解决好法律援助案件的诉讼费缓减免问题,让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
二是审判管理方面。处理好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与领导监督的关系,做到“错误不出门”。解决好送达难问题,如债务纠纷案件,债务人下落不明时,如果法官也多次找找不到或者利用公安及居委会力量还找不到,能否免去让当事人开下落不明证明,适用公告送达,确定债权的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办案效率。建议各业务庭工作衔接更紧密一点,如民事庭和鉴定部门,审判部门和执行部门的衔接,减少流转时间,避免出现推诿现象。建立“外围公示,内部值班”制度,提高管理效果。
三是在司法服务方面。建议以庭室为单位设置标示牌,公示法官的姓名、所在庭室、联系电话及当前工作状态(开庭、出差、外出送达等),便于当事人沟通,也防止当事人有事找法官找不到时,对法官工作产生误解。对于部分特殊的民事案件庭审,建议安排法警在场,为弱势地位的当事人提供保护,保证人身安全。
四是在法院于律师工作衔接方面。建议业务庭安排开庭时考虑律师的时间安排,不要安排同一个律师在同一时间出席两个庭审;通知当事人开庭的同时,也通知下律师,减少当事人和律师之间的误解。发裁判文书时,给律师也发一份,便于归档管理。建议法院在收集当事人证据尤其是原件时,出具收据或者设立登记管理制度,以防发生差错。
五是在队伍建设方面。业务庭审判人员少,必定会造成积案多、办案周期长,当事人不理解,希望大力扩充审判队伍,从而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加强法官在保护弱势群体方面、为人民服务方面、廉政方面的教育,提高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能力。
董书军院长总结讲道,感慨法院工作还有如此多的地方做的不到位,感动大家对法院和法官工作的包容,感谢大家的关心支持。对与收集的意见建议,将提交党组会专题研究整改,建立长效机制,确保公开、公正、廉洁司法,切实维护好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做好“送上门的群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