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三门峡法院探索1234新型合议庭模式规范审判权运行见成效

  发布时间:2014-04-18 16:01:32


    探索1234新型合议庭模式,规范审判权运行

    2013年5月份以来,三门峡两级法院以河南省高级法院推行的新型合议庭制度改革为契机,以现行的合议庭工作模式为基础,在全市法院系统创造性地实施“主审法官工作室”和“主审法官工作组”等形式的新型合议庭试点工作,探索实践“12345”工作模式,即紧扣一条主线,兼顾两项重点,紧盯三个方面,构建四位一体激励保障机制,有效破解了基层法院案多人少、合议庭独任化、审判效率低下等难题,取得了良好的改革效果。2013年5月份至今,全市两级法院41工作(室)组共审、执结案件4320件,增幅度64.3%。案件审理周期也相应大幅缩短,平均结案天数为38天,同比缩短33天,降幅达64.7%。简易程序适用率达到64.13%,同比上升了近47个百分点。

    一是紧扣一条主线,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以主审法官和辅助人员的选任和管理为主线,切实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一方面,严格主审法官选任条件,要求主审法官须担任助理审判员以上审判职称3年以上,所承办案件无重大差错,无重大信访,并经本人申请 、资格认定 、考核等程序确定产生。其他成员的产生,采取主审法官和成员双向选择的方式在全院范围内互选。另一方面,主动将主审法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明确主审法官主要负责开庭审理案件、制作审核裁判文书,书记员及司法辅助人员则在主审法官的安排下从事辅助性的工作。

    二是坚持双管齐下,克服合议庭独任化。大力推行独任制审判。只有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以及经过独任审判不能处理的案件才由合议庭进行审理,由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数量限定在10%以内,另外90%的案件应由独任审判员独任审判。强化合议庭集体决策。合议前“做好事实和证据的准备、做好法律和法条的准备、做好法理、事理、情理的准备、做好行业习惯、村风民俗等公序良俗的准备”。合议时“强化共同阅卷、强化庭审参与、强化集体决议、强化评议析理、强化共同签约”,发挥合议庭成员集体决策功能。

    三是强化三方紧盯,实现有效监督制约。盯案,强化案件审限监督管理。逐月公布每个法官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对临近超审限案件进行审限预警,延长、扣除、中止审限一律由院长审批。对卷宗移送拖延、裁判文书送达拖延等问题不定期进行专项治理。盯人,强化主审法官主体意识。以主审法官的姓名命名合议庭,增强主审法官的荣誉感与责任心。实施“淘汰替补机制”,对主审法官工作组连续三个月考核排名落后、不合格者,实行组长问责,并责令其退出。盯权,建立重点节点监控机制。重点监管立案、审理,委托鉴定,宣判,裁判文书送达,执行,中止,卷宗等环节,制定相应防范措施,完善监督机制,落实防范责任,从制度上、机制上最大限度地遏止违法违纪案件的发生。

    四是坚持四位一体,构建激励保障机制。合理授权,理顺案件管理流程。明确主审法官对其工作室的全部案件负有直接审判责任。同时,赋予主审法官有直接签发调解书和撤诉裁定、决定诉讼费的退费审批等工作权限,并承担相应的绩效考核任务。强化协作、组成新型审判团队。打破庭室结构,在全院范围内公选主审法官工作室成员。同时,按照“1名主审法官+两名审判员或助理审判员+书记员”的模式暨“121”模式组成新型审判团队,组建民事、刑事、执行新型审判执行团队。业绩量化,突出常规绩效考评。在考核上,强调主审工作组的整体性,业绩量化考核针对全体合议庭成员,对于法官的考核以其参与合议庭审理的案件数量及质量为依据,每月按照各团队的办案数量和质量,进行计分。科学奖惩,激发干事创业热情。明确规定选拔中层干部要从主审法官中优先选拔。每月对得分达到规定要求的工作室评为办案标兵,给予办案经费奖励。按照“办案经费集中到法官办案”的原则,为每个工作室配置配备了高性能办公用品和车辆。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989162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