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 -> 法院要闻

三门峡法院采取四项措施紧盯关键接点规范办案程序

  发布时间:2014-04-18 16:02:53


    一是敞开立案大门,把大量社会矛盾引入法治化治理轨道。出台专项制度,对立案工作作出统一规范;实行立案庭和派出法庭双向立案工作机制,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公布立案工作监督举报电话、邮箱,对来案不理、有案不立、立案超期等现象,从严问责。2011年以来,全市两级法院共收案55227件,其中2013年两级法院新收案件数同比上升42.87%,大量社会矛盾通过司法渠道得到化解,为党委、政府中心工作顺利开展减轻了压力。

    二是全面强化审限监管,强力提升审判效率。强化审判流程节点监控,逐月公布每个法官案件平均审理时间,对临近超审限案件进行预警,延长、扣除、中止审限一律由院长审批,最大限度压缩办案周期;开展隐性超审限专项治理活动,对卷宗移送拖延、裁判文书送达拖延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严肃问责。2013年,全市法院上诉案卷平均移送时间不超过30天,法律文书送达时间不超过7天,案均审理周期64天,同比减少11天,其中市中级人民法院案均审理周期仅42天,在全省法院排名第一。

    三是建立四评查四养成工作机制,持续提升审判质量。以“四评查”为抓手,深入开展常态化的案件质量评查。坚持全面自查和交叉互评相结合,在庭室内部、各庭室之间不定期开展交叉互评,实现案件评查常态化;突出评查重点,对所有发回改判、涉诉信访、媒体关注案件坚持逐案评查、全程跟踪;注重整改提高,定期召开听证研讨会、总结点评会,探寻对策、弥补不足,全市法院案件审理质量、裁判文书质量、庭审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每一项评查结束,市中级人民法院都会举办一次讲座,重点讲评审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评查来促进审判质量提高。2012年以来,共2400余份裁判文书的集中评查和270多个庭审的观摩评议,组织评查讲座16期,取得了良好的评查效果。

    以“四养成”为抓手,加强审判业务建设。要求审判法官养成严格依法定程序规范办案的好习惯,确保办案的每一个环节、细节都做到严格规范合法。养成开庭审理前做好“四准备”的习惯,做好实事和证据准备、法律法条准备、法学基础理论准备及行业习惯、村风民俗、社会习俗等社情民意准备。养成在庭审中解决问题的习惯,确保审理在法庭、调查在法庭、辩论在法庭、解决问题、裁判在法庭。养成制作裁判文书讲法理、讲事理、讲情理的好习惯,使当事人胜败皆明。2014年是三门峡法院的“案件质量提升年”,每个月1-15日三门峡中级人民法院都会抽调专门人员对当月计划评查的庭审活动进行评查,并在干警业绩量化考评会上,对当月庭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通报点评。

    四是规范执行节点管理,提高执行工作质效。以“执行长”为中心进行资源和职权配置,打破“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办案模式,突出“执行长”在执行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执行案件的立案、送达、分案、阅卷、财产调查、执行措施、结案等环节纳入案件流程图,执行长依托执行案件流程图对整个执行程序的监控和节点管理。同时,要求执行节点中的财产线索、执行措施、执行救助、案款发放、信访、风险防范、恢复执行、执行会商、案件流转、执行效率(结案情况)全部向申请执行人公开,实现了执行工作的公开、透明。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8838660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