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院紧密结合审判工作实际,紧紧围绕“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工作目标,以审判管理和绩效考核为抓手,采取思想政治教育、制度规范约束、强化内外监督等工作措施和手段,增强反腐败和抵制不正之风的免疫力,推进审判质效工作走不断走上新台阶。
一、提高思想认识,筑牢防线突出“学”
一是创新载体,强化学习。“常修从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戒非分之想。”筑牢思想防线是预防腐败的根本,为充分发挥制度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中的重要作用,院党组积极构建反腐倡廉教育、监督、预防、惩治制度,把管控廉政风险点作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重点来抓,立足于管人、管财、管事、管物、管业务等关键环节,深入排查廉政风险点和廉政监督关键点,以此提升制度建设的针对性、有效性、实用性。坚持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不断加强对全体人员的教育引导,重点强化责任意识、预防工作、责任追究,提升党风廉政宣教水平。组织干警学习党的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等相关资料,充分运用内部局域网、政务外宣网、微博、微信群等媒体刊载学习文章,交流思想体会;开展文明庭室、文明个人、文明家庭评选和优秀党支部、优秀党员评选活动,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积极开展各种志愿者活动及“万名干部进农家”活动,密切法官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举办“庆七一梦之声”演唱会、“道德讲堂”等活动,通过讲述身边模范人物的感人故事,净化心灵,锤炼党性。二是开展业务培训。出台《全市法院自主培训及考试方案》,每月安排院领导、部门负责人、业务骨干及专家学者等层次,通过视频系统,为全市法院干警开展专题知识讲座,进行专题辅导;定期开展专题知识考试,以考促学,形成浓厚的学习氛围;先后与中国政法大学、郑州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开展院校合作,定期为高校提供庭审视频、裁判文书、卷宗材料等,积极邀请专家学者评查审判工作,加强业务交流,开展联合调研,提升法官理论水平。
二、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突出“真”
一是开展廉政亲情寄语活动。这项活动分为五个步骤开展:一是动员干警亲属全员参加,用简洁明快、寓意深刻、诚恳感人的话语寄托对干警廉洁自律的期望和要求;二是将征集的亲情寄语汇集成册,制成“口袋书”,人手一本,供全体干警学习交流;三是将每位干警家属的亲情寄语设置为电脑桌面,使干警时刻感受亲人的深情厚爱和殷切嘱托,激励干警公正廉洁执法;四是开展“十佳廉政亲情寄语”评选活动,并制成牌匾,悬挂在办公楼各楼层的电梯口,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五是召开“廉政亲情寄语座谈会”。通过干警及亲属之间的沟通交流,使干警深刻领会亲情对廉洁的期盼,激励干警守护廉洁之门、构筑廉洁防线。二是营造廉政文化氛围。以“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为载体,在开展廉政理论学习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廉政书架、一日一条廉政警句,悬挂廉政宣传横幅、打造廉政文化走廊等,积极营造机关廉政文化氛围,牢固树立干警廉洁自律意识。既发挥了廉政警醒作用,又提升了廉政文化品位。同时,将道德讲堂、廉政党课、廉文诵读作为不断拓展弘扬廉政文化的有效途径,来促进法院廉政文化的形成,提升法院形象和法律的尊严。三是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活动。近年来,我院围绕“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工作主题,大力推进“门诊式”诉讼服务中心建设,为当事人提供诉讼便利。
三、强化审判质效管理突出“治”
一是开展“立案难”专项治理活动。推行立案庭和派出法庭双向立案制,避免当事人来回奔波;对外公布立案举报电话、举报邮箱,公开接受社会各界的举报投诉、意见建议;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的来案不理、有案不立、超期立案等情况,一经查实,严肃追究。去年以来,受理案件数同比上升42.87%,立案准确率100%,六个基层法院当天立案率均达90%以上,立案难问题基本得到治理。二是强化审限监管狠刹隐性超审限。强化审判流程内节点监控,对临近超审限案件进行审限预警;逐月公布各庭及每个承办人案件平均审理时间,最大限度压缩办案周期;开展隐性超审限专项治理活动,延长、扣除、中止审限一律由一把手审批;对立案拖延、上诉案件卷宗移送拖延、宣判后裁判文书送达拖延等问题进行专项检查,定期通报;对查实的隐性超审限案件,视同一般超审限,一律交监察部门严肃问责。三是建立案件评查长效机制。定期组织审判经验丰富的法官对两级法院案件卷宗、裁判文书、重点案件、庭审情况进行评查;定期召开发回改判案件听证会及讲评会,对干警审判执行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进行总结讲评。定期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媒体记者、专家学者、普通群众等社会各界参与案件评查、观摩庭审,实现外部监督与内部监督、专业评查与社会评查的有机结合。去年以来,共对7000余份裁判文书、240个庭审及486个卷宗进行了评查,案件审理质量、裁判文书质量、庭审规范化程度明显提高。 四是推行主审法官工作室制度。在民事、刑事、行政、执行等审判领域成立58个主审法官工作室,一批业务能力强、职业素养高的法官被选拔为主审法官,集中精力负责大部分案件,尤其是复杂疑难案件的审理工作,充分发挥了优势审判资源效益,真正建立了审者判、判者负责的审判权运行机制。同时,在基层法院大力推行简易程序适用力度,鼓励法官大胆适用简易程序独任审判,有效缓解案多人少压力,提高审判工作水平。去年,全市基层法院结案数较上年同期增加1.1倍,简易程序适用率增加17.24个百分点,平均审理时间减少20天,一审改判发回率降低6.11个百分点。
四、强化监察力度突出“严”
一是加强作风建设。为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法院“九条新规”,我院于年初结合两级法院实际,制定了改进作风“七条规定”,并对两级法院公务接待、财务管理、警车管理、会务审批等各项制度逐项分解落实;将落实新规定与落实《廉政准则》结合起来,要求领导干部带头厉行节约,改进作风;两级法院纪检监察部门及时跟进,不定期对各基层法院进行专项检查,对以身试“规”的,严肃处理。二是加强对审判行为的纪律监督。我院纪检监察部门将廉政监督的重点放在审判人员在从事审判活动中所实施的行为是否严格依法,秉公执法,是否廉洁执法守法,是否存在吃拿卡要,以权谋私,徇私舞弊,贪赃卖法,是否有欺压群众、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的行为。一是全面实施随案廉政卡制度。对每一件案件都随案向当事人送达《办案廉政监督卡》,主动接受当事人监督,把纪律监督渗透到具体的审判和执行过程之中。二是加强办案纪律督察。制定了《关于规范法官在诉讼活动中与律师和当事人行为的规定》,设立律师及当事人会见室,实行法官与律师及当事人会见登记报告制度,严禁干警与案件当事人及其代理律师不正当交往。三是聘请执法监督员开展审务督察。邀请市委政法委、市纪委、市人大、市政协、新闻媒体和律师协会等12名外部人员作为廉政监督员,定期召开座谈会,收集他们在审务督察中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整改。四是构建廉政防控网络。全市法院在审判一线设立廉政监察员91名,通过定期报告工作、召开座谈会等,汇总廉政监察信息,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三是强化监督严肃问责。我院纪检监察部门认真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大胆管理,严格要求,经常对干警思想上的偏差进行纠正,对行为上的失范进行批评教育,未雨绸缪,防范未然。我们不把希望寄托于问题不暴露,而是严格以国家法律、法规、法院纪律为依据,主动出击,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对于违纪违法行为,按照有关纪律,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发现一人,处理一人,从不姑息迁就。去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有23名干警因违法违纪被问责。震慑个别越轨者,促进办案人员正确执行国家法律和法院纪律,防止和减少违法违纪的发生,树立了人民法院公正、高效、文明、廉洁的良好形象。
五、加强勤俭节约建设突出“廉”
“要想管住别人,先得管住自己”。我院实行与工作绩效挂钩的财务制度改革。实行公用经费包干管理制度,以各部门工作实际需要及工作成效确定经费标准,对工作成效突出的部门和个人奖励相应数额的办案经费,对工作出现严重失误及排名倒数的部门扣除相应数额的办案经费。该制度使干警争先创优及节约意识明显增强,资金使用效益明显提高。今年以来,中院仅差旅费、燃油费两项支出就比去年同期减少31.3%。同时为深入贯彻进一步厉行勤俭节约落实廉洁自律规定的事项要求,下发文件,要求全市两级两院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禁止奢侈浪费,严格财务收支管理,坚决禁止以各种名义用公款相互宴请、大吃大喝,进行高消费娱乐活动;一律不准搞相互走访等拜年活动;加强公务用车管理,出车、加油进行专项管理;不以资金、慰问金、节日贺礼名义和其他任何形式收受、赠送现金、有价证券和支付凭证;严格禁止党员干部以任何形式参加赌博活动等。设立群众意见箱、廉政监督台和监督电话等群众性监督平台建设,积极推行网上司法公开,自觉接受社会监督,促使干警自觉把廉洁司法的各项规定落实到审判执行的具体工作中,切实规范司法行为,树立法院良好形象。
六、加强效能建设突出“实”
一是实行干警业绩逐月量化考评制度。在去年6月中院实行干警业绩逐月量化考评制度的基础上,今年3月,将这一制度在全市6个基层法院全面推行。各院逐月对各部门及每位干警审执结案件数量、质量、效果及信息宣传调研等工作业绩进行量化排名,逐月召开业绩量化考评会公开通报点评,并通过内部网站、电子屏及文件形式通报全院,量化考核结果作为各部门工作任务分配、人员配备及评优评先、晋职晋级的重要依据。该制度对干警产生极大触动,危机意识、责任意识不断增强,全市法院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二是开展办案标兵评比活动。以审判质效各项指标为导向,制定《办案标兵评选办法》,根据每位法官的办案质量、数量、效率、效果,逐月评选出办案标兵及零结案法官,逐月通报,奖优罚劣。今年以来,全市法院共涌现办案标兵100余名,形成了多办案、快办案、办好案的良好氛围。 三是实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针对干部队伍年龄知识结构老化、年轻后备干部力量严重不足的状况,今年3月,中院开展了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活动。经过院党组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和广大干警的积极参与,30名优秀中青年干警通过竞争上岗被选拔到中层领导岗位,新选拔中层干部人数占全院中层干部总数的51%;98名一般干警通过双向选择,根据岗位需要、人尽其才的原则,被合理分配在各个岗位。调整后,中院中层干部年龄结构进一步优化,中层正职干部的平均年龄由49岁下降到47岁,副职干部的平均年龄由48岁下降到40岁,其中“80后”7人,占全部中层干部的12%;学历结构进一步提升,本科以上学历达95%,研究生学历达17%。全院初步建立了优质高效、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用人机制,为各项工作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四是用心办案促和谐。“曲笔岂能书正字,廉洁方可断公平。”我院在继去年审判质量和效率大幅提高的情况下,今年继续将审判管理工作向纵深推进,实现了审判质量和效率新的突破。今年,中院共有17项指标达到省院考核满意值,6项指标处于全省上游水平;赴京涉诉信访比去年同期减少11件,进京访在全省法院排名第6,比去年提升5个位次。1-11月,全市两级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23019件,同比上升42.87%;审(执)结案件19399件,同比上升48.96%。其中,审结各类刑事案件1830件,判处犯罪分子1716人,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审结各类民商事案件12120件,积极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发展;审结各类行政案件481件,促进依法行政;执结各类案件4133件,执结标的额4.5亿元,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市中级法院受理各类案件3167件,同比上升16.31%;审(执)结案件2928件,同比上升23.13%。(张连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