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基层法院的法官,张群芳同志二十余年如一日,工作中兢兢业业、精益求精。近三年以来,他共审结各类民事案件500余件,所结案件调撤率达80%以上,无一信访案。该同志自1996年以来,连续十五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和“办案能手”。 2007年被市中院荣记“优秀法官”荣誉称号。2009年、2010年和2011年分别被市中院荣记个人三等功各一次。2012年2月被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荣记个人二等功一次。
自2012年负责果园中心法庭工作以来,张群芳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在全庭只有一名审判员,一名书记员的情况下,客服客观困难,带头加班加点,使果园中心法庭在年终绩效考核中成绩居全院审判部门第一名。2013年,他所负责的果园中心法庭全年受理各类民事案件370件,比2012年同期的162件上升128%,结案275件,比2012年同期结案123件上升123.6%,在年度绩效考核中仍名列全院第一名,果园中心法庭被推荐为集体三等功。
进村入户,万家灯火在心头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张群芳同志被组织上确定为杜村沟村驻村干部,驻村以来,他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注意言行举止,严格自律,遵守法纪法规。按照活动要求吃住在村。他积极带头,模范实践,创先争优,把驻村作为服务农村、服务群众的新平台,以“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办百家事”为工作方法,开展了传递党的温暖、了解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经济发展等系列活动,用恒心、热心、决心和耐心为杜村沟村的和谐、稳定、发展实实在在地做出了成绩,赢得了广大干群的普遍好评。他严谨求实,细致深入,调查村情民意,作为一名驻村干部,他深知,自己身上担负了为村里老百姓的脱贫致富增收服务好的重任,为地方经济社会的又快又好发展服务好的重任。为准确把握该村基本情况,避免工作的盲目性,他经常深入到田间地头,农户家中,与所包村村干部、党员座谈,想方设法,帮助该村实施民生工程,推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帮助农民提高思想认识。他通过与村民聊天、谈心、走家串户拉家常、学习观看、细致讲解等多种形式,深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引导三委干部解放思想、谋求加快发展。通过灵活多样的宣传教育,使该村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配合党委政府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加强。
扎根基层,一枝一叶总关情
民事审判工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最密切,处理的案件无不表现为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而基层法庭处在化解矛盾的最前沿,遇到的总是些家长里短、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张群芳并没有因为事小而不予重视,他总说:“小事酿大祸,如果因为事情小不予重视,小事也会变成大事。在法庭工作二十余年,张群芳办理的婚姻家庭案件、相邻权纠纷、和因打架引起的健康权纠纷等案件不计其数,这些看对很多法官来说没有挑战性、没有成就感的案件,他却乐此不疲。
在原告姚某某诉被告张某甲、张某乙赡养纠纷一案中,原告姚某某是86岁高龄的老人,且身体虚弱多病,可二被告就是躲避法官不见,使应诉手续无法送达,而原告姚某某住到法院门卫就是不回家。张群芳考虑到该案的实际情况后,不顾天气炎热,利用星期天休息时间去西安找被告,使应诉手续顺利送达,案件按期开庭,案件判决后,被告张某甲又躲而不见,致使法院无法送达法律文书,为了维护司法权威,更为了姚某某老人的晚年生活有人照顾,张群芳同志前后九次到被告张某甲家寻找被告,最终找到被告使法律文书得以依法送达。结案后,他及时对案件进行了回访,回访时姚某某老人拉住他的手不停地说:“我老婆子谢谢你,你真是个大好人”。
针对有的当事人离法庭驻地较远,很多群众来往不方便,有时早上出门,到达法庭的时候已经是中午时分,为方便当事人诉讼,他几乎没有午休时间,只要有当事人过来咨询、立案,他都会认真做好接待工作。为了最大限度方便群众诉讼,他和庭中的同志还经常背起卷宗,扛起国徽,到交通不便的当事人所在的村、镇开庭,“送庭上门、服务到家”。
司法为民,积极创新提质效
送达难,是困难法院工作的一大难题,也是案件审理期限长的一大原因。在很多案件中,当事人特别是被告,由于对法律不了解,处于规避义务的考虑,在法院送达法律文书的时候常常和警车“躲猫猫”,致使法院文书“送而不达”,为有效解决这个难题,最大限度压缩案件审理周期,提高办案效率,张群芳利用长期基层工作的优势,探索试用了法庭联络员制度。
果园中心法庭下辖果园乡和天池镇两个乡镇,他根据辖区的实际情况,在64个行政村建立法庭联络员。联络员由村民调主任、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法官、人民陪审员兼任,主要职责是协助法院送达文书、调查取证,协助法院开展诉外、诉前、诉中调解工作,协助参加涉诉信访和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法庭联络员制度建立以来,张群芳所在的法庭的办案效率有了明显提高,案件办案周期明显缩短,调解率大幅提高,2013年法定审限内结案率100%,简易程序适用率74.55%,案件平均审理天数42天,同期缩短12天,受到了当事人的一致好评。
廉洁自律,要留清白在人间
“法律的背后是道德,对一名法官而言,最忌讳的就是贪欲,一旦染上了,就是一个污点,永远也洗不掉了。”作为一个部门的负责人,张群芳深知权力是把“双刃剑”,手中掌握的权力越大,社会责任就越重。因此在工作中他时时秉持“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心态,每一件案件都认真审查,慎之又慎。在生活上也自觉规范社交,自觉抵制各种诱惑,同时,严格要求身边家属,要求他们做好贪腐的“防火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