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渑池法院在省高院和市中院的领导和指导下,始终坚持把审判管理作为全院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立足该院实际,积极探索审判管理工作的新方法、新路子,经过全院干警的共同努力,审判管理工作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在2014年全省法院总结联评中,该院的审判质效排全省基层法院第9位,整体工作绩效排全省基层法院第5位,并连续两年获全市基层法院首位。
一是高度重视,落实审判管理领导责任。2013年以来,渑池法院将审判管理工作纳入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头等大事,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一是配强配齐工作人员,在案多人少、审判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为“审管办”增加一名工作经验丰富的干警,对审管办主任坚持高配,破格提拔其为审委会委员,并赋予其列席除讨论组织人事之外的所有党组会议。二是实行工作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两次党组会议,专题研究解决审判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从人、财、物各方面进行倾斜。三是“一把手”亲历亲为,帮助“审管办”统筹各方,协调上下,加强与上级法院主管部门的沟通和联系,争取上级法院在具体事务上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二是完善制度,理顺审判管理工作机制。制度和机制是做好审判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在制度机制建设方面,一是制订《审判流程暂行规定》、《审判执行质效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四评查”活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确保审判质效考评、案件质量评查、优秀裁判文书评选等工作有章可循。二是建立 “月通报、季讲评、年考核”制度和办案标兵考核激励机制,坚持每月召开审判质效考核工作例会,通报全院各项工作开展情况,将部门及个人审判质效和工作绩效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排名,并制作成考评版面在院办公楼一楼大厅进行展示,并按月、季度、半年、全年情况,对每一阶段办案数量多、质效好、积分排名前五名的干警授予“办案标兵”荣誉称号,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对质效、绩效排名居后两位的部门,责令部门负责人在全院干警会上说明情况,做出检查,及时改进。同时,针对行政庭、刑庭(含少年庭)的审判业务特点,对于这两个庭所没有的调解率等考核指标,根据全院的完成情况,均对其按满分进行考评。三是推出审判质效和工作绩效考核“岗位目标位次承诺书”,确保全院质效、绩效排名始终位居省市法院前列。要求各部门围绕上级法院质效和绩效考核指标、对口单项考核项目、院绩效考核任务分解和各自承担本职工作开展情况,结合全院整体工作、审判质效指标和各部门绩效考核指标完成情况,向院党组“定年终目标位次,定工作措施,定完成时限”,作出“整体争上游,单项争第一”的承诺,各部门负责人承诺如完不成目标,自愿接受党组处理。对各部门提交的工作承诺书,院党组专门召开会议逐一点评,并对承诺书予公示,接受全院干警的监督。
三是突出重点,抓住审判管理工作“牛鼻子”。审判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但只要明确重点,抓住关键,就能如疱丁解牛,迎刃而解。在审判管理工作实践中,我院紧紧抓好公正性指标和效率、效果性指标管理不松手,以此推动各项质效指标的良性运行。为此,该院狠抓监督检查,严把立案、分案、审限、结案、归档等重点环节,时刻监控公正性指标、效率性指标和效果性指标的运行状况。
在公正性指标方面,严格落实和完善主管院长庭长审核把关、文书评比、庭审评查、问题案件评查和听证等工作制度,以扎实开展庭审、裁判文书、卷宗质量和重点案件“四评查”为载体,着力提高审判质量。
为了确保 “四评查”活动的有效开展,该院一是设立“四评查”活动领导小组,由党组书记、院长任组长负总责,下设分设四个评查小组,分别由分管业务的副院长负责,各小组成员则视评查性质和侧重点,分别由各业务庭的庭长、审监庭、监察室负责人和部分资深法官组成;二是制订了“四评查”活动的具体实施方案,明确了“四评查”活动的工作要求,评查采取自评、互评、抽评和邀请社会各界参与评查等方式进行,坚持“自评为主,互评为面,抽评为点,参评为辅”,做到“主辅相承,点面结合”;三是坚持问题导向,做好讲评、通报和整改提高工作。对于“四评查”查出的问题,由各评查小组组长在干警业绩量化通报会上进行讲评,讲评中只讲评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通过不断的讲评,提高干警业务素质,从而提升审判质量。活动开展以来,“办精品案件、开精品庭、出精品文书、订精品卷宗”已成为办案法官竞相追求的目标,案件的改判率、发还率日趋下降。2014年,该院审结的一起刑事案件被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指导性案例发布。
在效率性指标方面,以流程管理为基础,以审限管理为重点,以防止新的“隐性超审限”为目标,以开展隐性超审限和3个月以上未结案件专项治理活动为载体,着力解决个别案件“久拖不决、不执”和审判效率低下等问题。经过努力,案件平均审理指数、结案均衡度和当庭裁判率、简易程序适用率等效率目标稳步上升,群众满意度持续提升。
在效果性指标方面,不断加强诉讼调解、辩法析法和服判息诉工作,因案制宜积极寻求各种审判方式方法,积极密切与各级民调组织、社会法庭、工青妇、人大、政法委等各界的联系,“借力使力,凝聚合力”做好群众工作,兼顾办案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经过努力,案件的服判息诉率、调解撤诉率和调解案件的自动履行率不断提高,上诉申诉率、申请再审率和上访率持续下降。
四是锐意创新,促进审判管理高效运作。审判管理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我们解放思想,大胆实践,锐意改革,勇于创新。为了促进审判管理工作的高效运作,近年来,该院结合审判权运行方式改革,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一是全面推行以主审法官工作室和执行长工作室为主要内容的新型合议庭制度改革,先后设立了7个民事主审法官工作室和4个执行长工作室,对工作室进行单独的人财物管理和质效绩效管理,优化了人员配置。自2013年6月以来,7个民事主审法官工作室审结案件2653件,4个执行长工作室执行案件698件,工作室审(执)结案件数占全院结案数的90%以上。二是改进立案方式,细化内部分工,变立案庭和人民法庭分别立案的“双轨制”为由立案庭统一立庭的“单轨制”,统一人民法庭和民一、民二庭的考评标准;细化民事庭、刑事庭和人民法庭的收案范围,进一步明确业务分工;加强各业务庭之间的沟通配合,重视发挥诉前调解和速裁机制的作用,试行“集中送达”和“集中保全”工作模式,有效缓解“送达难”和“保全难”。三是赋予各业务部门负责人管理职权,鼓励业务庭大胆开展审判管理。出台文件,要求部门负责人每月对部门干警的办案情况、审判质效、工作绩效做出具体评价分别报审管办和政治处,做为评先晋职晋级重要依据,对工作不努力、审判质效和工作绩效得分较低的,部门负责人可以建议院党组让其在干警大会上做检查,或由监察室对其诫免谈话,并由部门负责人在年底扣罚“文明奖”。四是推出“问题建议清单”制度,制度要求各部门要注意发现审判执行和审判管理工作中的问题,认真研讨问题成因及改进的具体建议,每月交由研究室汇综后报院党组研究决定采纳与否。制度推行以来,院党组先后收到各种问题建议11条,对审判管理及其他各项工作的健康开展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渑池法院在审判管理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全省兄弟法院相比,还存在不多差距,个别审判质效指标距省高院要求还有一定差距。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该院将以最高院、省高院有关规定精神为指导,在更加遵循审判规律、切实促进司法公正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审判管理理念,提高审判管理标准,加大审判管理力度,狠抓审判管理措施落实,继续总结和研究审判工作工作的新经验、新做法,不断开创审判管理工作新局面,以审判管理的新发展推动法院各项工作的新跨越,为维护司法公正、践行司法为民做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