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添加收藏 / 返回首页
当前位置: 法学园地 -> 审判研讨

办案心得大家谈——一心一意谋发展 全心全意做审判

湖滨区法院会兴法庭庭长胡原锋访谈

  发布时间:2016-04-21 09:28:48


    一、个人情况介绍

    胡原锋,湖滨区法院会兴法庭庭长,2015年结案558件,服判息诉率91. 87%。他认为做好服判息诉工作,化解当事人矛盾,是当前民事审判工作的灵魂,这是其从事民事审判工作的体会,可以说绩效考核的每一个具体项目都是围绕服判息诉工作去设定的,所以做好服判息诉工作,绩效考核工作和审判工作也都做好了。

    二、工作经验

    1.判前旁敲侧击,判后释明法理。把握当事人的心里,知道当事人心里对案件的预期价值,控制案件的走向,让当事人跟着审判员的思路走。经过审理,如果认为判决结果达不到当事人的预期价值,就早着手,在宣判前就要通过旁敲侧击的方法,比如找法律规定、司法解释,或找一个类似的案例,主要是一些大家都熟知的案例,比如说南京的彭宇案、成都的花瓶案等,给当事人讲讲,让当事人能够联想到自己的案件与这些案件的相似之处,降低当事人对其请求的期望价值,待宣判之后,当事人会拿自己的案件与他人的案件相比较,从而他会更加容易接受这个判决结果。我们处理的一个人身损害赔偿案件,被告始终认为他不应该赔偿,同时也不接受法院调解,审判员就给他将南京的彭宇案,被告听后有所启发,但双方调解的差距还是比较大,待宣判后,审判员继续给他做工作,把南京彭宇案与他这个案件的相似之处予以对比,最后当事人理解发源地处理意见。听说是在执行的时候双方达成调解意见。

    2.做好最后一公里的调解工作。服判息诉最好的工作方法是调解。调解贯穿于审判工作的始终,特别是在宣判阶段的调解。在一些案件的审理中,当事人对法院的调解意见是出尔反尔,今天一做工作基本同意调解意见,回家过一个晚上就又变了,出现这种现象主要原因是亲戚朋友的煽动性作用,认为法院判决的话,数额可能还会比调解意见低。我们针对这种现象的处理意见是抓紧出判决,先给这个当事人宣判,让他知道调解意见远低于判决结果,让他感觉到还是调解意见比较合适,最终促使他达成调解意见。如果双方当事人的意见依然很大,做好调解的记录工作,待当事人上诉,给上级法院做调解工作提供一个坚实的平台。

    3.尽量减少当事人的损失,让当事人知道审判员是真心的帮助他,他的请求是不能得到法律支持。对于判决之后面临驳回诉讼请求的当事人,除了做好判前的旁敲侧击工作之外,在宣判后继续从法律层面做当事人的工作,同时做好善后工作,比如给当事人退诉讼费,帮助联系律师,通过其他途径维护权益,或者到公安、劳动、工商等部门给当事人调取相应的证据材料,与当事人相互互留电话,随时接受当事人的咨询等。总之让当事人相信你,法院在尽力帮助他,但你的请求不符合法律规定,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这样取得当事人的信赖,当事人也会对判决有一个正确的理解。比如我们办理的铝厂一个老太太的案件,我们驳回她的诉讼请求,然后帮助她到工商局和仲裁委调取证据,互留电话,随时接受他咨询,可以说她每隔两天都要打一个电话。但她明白她的请求确实不能得到法律支持。

    4.联动第三方做好释明工作。对于一些当事人,审判员做再多的工作,他总认为法官是在为自己判决书辩解,不能接受法院的解释意见。在这种情况下,让第三人方参加到案件的释明工作中,比如让律师、其他法院的法官(特别是上级法院的法官)、其他法律工作者等,对于第三方的释明意见,当事人是很容易接受的,试想,同一个审判结果,三个人都是这样解释,当事人是一定能够听进去,这样对我们做好服判息诉工作有很多的帮助。之前我们对一些当事人做释明工作,当事人都是持怀疑的态度,最后我们建议他拿判决书去咨询律师,结果咨询律师后,对判决的怀疑也消除了。关于这种方式,我们现在也是初步探索,希望能与律师,其他法院的法官建立联动机制,共同做好当事人的服判息诉工作。

    三、湖滨法院卫红副院长点评

    服判息诉率指标与调解率、撤诉率正相关,与上诉率、发回改判率负相关,以提高服判息诉率为抓手,加强审判质效,是当前和今后我院工作的焦点也是重点。对于提高服判息诉率我院将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是加大调解力度,提高调撤率。调解结案对降低上诉率,提高服判息诉率的重要性不言自明。提高调撤率是提高一审案件服判息诉率的不二法宝。一方面,我院成立了诉调对接中心,聘请了部分有丰富民事审判经验的退休法官和热爱法院工作的人民陪审员,从事诉前调解工作。诉调对接中心去年7月份成立以来,调解案件508件,有效地提高了我院的调解撤诉率。另一方面,我们加强民事审判力量,充实了法官助理的队伍,帮助法官做好辅助工作,减少法官的事务性工作,对调解率的提升也起到了促进作用。

    二是不断提高办案司法能力,保证裁判的公平公正。重视审判质量管理,不断提高法官的办案能力,降低裁判的差错率。提高办案能力,就是要提高法官的庭审驾驭能力,运用法律的能力,文书的说理能力,一方面要加强学习,定期组织法官进行业务学习和交流,另一方面通过庭审观摩、裁判文书制作比赛等达到提高的目的。

    三是适时修正和降低诉讼当事人的胜诉心理预期。双方当事人一旦将争议提交到法院,进入诉讼程序,在心理上肯定都认为真理在自己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胜诉预期。法官在一审中,应当根据查明的情况,不断修正当事人的胜诉预期,让当事人对案件的胜诉预期维持在一个合理和适当的程度,一定程度上就强化当事人对裁判的接受度和认可度,服判息诉。

    四是积极到位的判后释法答疑。判决后主办法官要主动、及时与当事人沟通,获悉当事人对判决的意见和看法,了解其有什么疑问,对判决有哪些不理解,针对不同的情况,一一予以解答。在一定程度上平复当事人败诉后的不满情绪,避免当事人在没有任何新证据,没有胜诉可能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对判决的不理解而上诉,降低上诉率,提高服判息诉率。

责任编辑:jyc    


关闭窗口

地址:河南省三门峡市河堤路北路与上官路交叉口(邮编472000)  
电话:0398-2967227   
您是第 74947316 位访客


Copyright©2025 All right reserved  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版权所有   豫ICP备12000402号-2